目前,关于茶文化的许多名词术语存在一些模糊甚至是混乱的认识,茶艺界有许多人常常将茶道、茶德、茶艺混为一谈,弄不清茶道和茶艺的区别,如有的叫茶艺馆,有的叫茶道馆 。有的称茶艺表演,有的称茶道表演 。需要进行深入的讨论,加以界定,以求取得统一的认识 。
我们先来讨论一下茶艺、茶道茶叶品牌德问题 。
茶艺
“茶艺一词最早出现于七十年代的台湾 。当20世纪七十年代台湾出现茶文化复兴浪潮之后,开1978年酝酿成立有关茶文化组织的时候,接受台湾民俗学会理事长娄子匡教授的建议,使用“茶艺一词,成立了“台北市茶艺协会、“高雄市茶艺学会 。1982年又成立“中华茶艺协会 。
各种茶艺馆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茶艺一词被广泛接受,而且也传播至港澳和大陆 。至于为什么要称茶艺,台湾茶文化专家范增平先生在第二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上宣读的《茶文化的传播对现代台湾社会的影响》论文中指出:当时为了弘扬茶文化、推广品饮茗茶的民俗,有人提出使用“茶道一词 。但是有人认为“茶道虽然中国自古已有之,却已为日本专美于前,如果现在继续使用“茶道恐怕引起误会,以为是把日本茶道搬到台湾来 。
另一个顾虑是怕提出“茶道过于严肃,中国人对于“道字特别庄重,比较高高在上的,要民众很快就普遍接受可能不容易,于是提出“茶艺这个词 。经过一番讨论,大家同意才定案 。“茶艺就这么产生了 。
然而什么是茶艺?各家的解释还是见仁见智并无统一而明确的定义 。如台湾茶艺专家季野先生认为:“茶艺是以茶为主体,将艺术溶于生活以丰富生活的一种人文主张,其目的在于生活而不在于茶 。(季野:《茶艺信箱》98页,台湾茶与艺术杂志社出版)范增平先生认为:“茶艺包括两方面,科学和人文的,也就是,技艺,科学地泡好一壶茶的技术 。艺术,美妙地品享一杯茶的方式 。
中国茶艺之美是属于心灵美,欣赏茶艺之,是要把自我投入整个过程当中来观察整体 。(范增平:《台湾茶文化论》280页,台湾碧山岩出版公司出版)台湾茶艺专家蔡荣章先生认为:“‘茶艺’是指饮茶的艺术而言 。……讲究茶叶的品质、冲泡的技艺、茶具的玩赏、品茗的环境以及人际间的关系,那就广泛地深入到‘茶艺’的境界了 。(蔡荣章:《现代茶艺》202页,台湾中视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出版)蔡先生还认为:“茶叶的冲泡过程不只是把茶叶的品质完美发挥的技艺,本身也是一种发展个性的表演艺术 。
借着泡茶、品茗的过程,因为必须专心一致才能将茶泡好,才可以体会茶的境界,而且要有秩序帮能表现美感与主客良好的关系,结果达到了修身养性与敦睦人伦的社教功能 。(同上,197页)北京的茶文化专家王玲教授认为:“茶艺和茶道精神,是中国茶文化的核心 。我们这里所说的‘艺’,是指制茶、烹茶、品茶等艺茶之术;我们这里所说的‘道’,是指艺茶的过程中所贯彻的精神 。(王玲:《中国茶文化》87页,中国书店出版)陕西的作家丁文先生认为:“茶艺是指制茶、烹茶、饮茶的技术,技术达到炉火纯青便成一门艺术 。“茶艺是茶道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丁文:《中国茶道》46页、49页,陕西旅游出版社出版)浙江湖洲的茶文化专家寇丹先生在综合各家学说之后,认为茶艺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茶艺是研究茶叶的生产、制造、经营、饮用的方法和探讨茶叶的原理、原则,以达到物质和精神全面满足的学问 。狭义的茶艺是如何泡好一壶茶的技艺和如何享受一杯茶的艺术 。(《茶艺初论》,载于《农业考古》1997年4期)
我们赞成按狭义的定义来理解,通俗地说,茶艺就是泡茶的技艺和品茶的艺术 。其中又以泡茶的技艺为主体,因为只有泡好茶之后才谈得上品茶 。而泡茶又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正如丁文先生所说,技术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便成为一门艺术 。
因此,我们不但要科学地泡好一壶茶,还要艺术地泡好一壶茶 。也就是说,不但要掌握茶叶鉴别、火候、水温、冲泡时间,动作规范等等技术问题,还要注意冲泡者在整个操作过程中的艺术美感问题,“欣赏茶艺的沏泡技艺,应该给人以一种美的享受,包括境美、水美、器美、茶美和艺美 。“茶的沏泡艺术之美表现为仪表的美与心灵的美 。
仪表的沏泡者的外表,包括容貌、姿态、风度等;心灵是指沏泡者的内心、精神、思想等,通过沏泡者的外表,包括容貌姿态、风度等;心灵是指沏泡者的内心、精神、思想等,通过沏泡者的设计、动作和眼神表达出来 。(童启庆:《习茶》110页,浙江摄影出版社出版)诚如蔡荣章先生所说,茶叶冲泡过程“本身也是一促发展表演艺术 。
推荐阅读
- 何为太极茶道 太极茶道的发展
- 祁门红茶哪里产的最好喝
- 有关茶文化知识的介绍
- 西红柿|那些被“仙女管”毁掉的女孩:将半米塑料管插入胃里,为美催吐
- 护肤|适合50岁女人的抗皱护肤
- 钱串子花黄叶子怎么回事啊 花黄叶子是怎么回事
- 盆栽泥土板结的解决方法 花土板结怎么办
- 腌制鸭蛋冒油的方法
- 艾草的功效与作用都有哪些
- 拉菲酒庄的历史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