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防蓝光眼镜:最高售价数万元 多数戴了不如不戴( 二 )


近年来 , 社会上广泛流传着蓝光会对视网膜造成光化学损伤、导致视网膜黄斑变性 , 甚至失明的说法 。对此 ,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视觉健康与安全防护实验室主任蔡建奇在接受采访人员采访时表示 , 蓝光也要区别对待 , 不能“一刀切” 。
“根据我们的实验 , 445纳米以下的蓝光 , 人眼视网膜的耐受是很低的 。也就是说 , 需要进行有效的防护 。”蔡建奇表示 , 对于445纳米以下的蓝光 , 一般情况下 , 需要防蓝光产品帮忙屏蔽掉20%的能量 。也就是说 , 消费者可以选择透射比低于80%的防蓝光眼镜 。
而对于445纳米以上的蓝光 , 人眼的耐受呈现几何级的上升 , 也就是说人眼的耐受极高 。蔡建奇表示 , 在日常生活中 , 无论是所使用的LED照明产品 , 还是LED显示屏 , 蓝光辐射能量基本都在450纳米到470纳米之间 , 避开了人眼的最易损伤区 。在正常使用的状况下 , 电子产品发出的蓝光基本不会对人眼造成蓝光危害 。
还有一部分蓝光 , 则无需屏蔽 , 属于对人体必不可少的有用光 。蔡建奇进一步解释称 , 450到480纳米的蓝光 , 能够对人体的生物钟起到有效的调节作用 , 也就是调节人的生理节律 。如果将这一部分蓝光也一股脑屏蔽掉 , 对于人体不但没有好处 , 反而还有坏处 。

揭秘防蓝光眼镜:最高售价数万元 多数戴了不如不戴

文章插图
质量:缺乏标准良莠不齐 , 多数戴了不如不戴
防蓝光眼镜到底能不能防蓝光?在此前发布的《2018-2022年中国防蓝光眼镜行业市场专题研究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显示 , 近几年中国防蓝光眼镜市场规模呈现快速增长态势 , 市场增长率也节节攀升 。2017年 , 中国防蓝光眼镜市场规模已达到16.83亿元 , 增长率高达22.4% 。
防蓝光眼镜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 , 也逐渐出现了假冒伪劣产品良莠不齐、市场混乱、缺乏行业标准、缺乏检测监督等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武汉市质监局曾经发布过一项检测结果显示 , 在标识为“防蓝光眼镜”的30批次样品中 , 竟然有一半没有防蓝光效果 。
蔡建奇也表示 , 市面上销售的很多防蓝光眼镜 , 甚至一些大品牌的产品 , 都存在“该防护的不防、该放开的却错误防护”这一问题 。比如 , 一些品牌的防蓝光眼镜 , 别看价格比普通眼镜高出一倍 , 但是防蓝光效果却跟普通眼镜没什么区别 , 起不到防蓝光的作用 。“我们曾经发现 , 有的防蓝光眼镜透射比超过了90% , 普通眼镜的透射比其实也差不多是这个水平 , 说明这款眼镜根本不能防蓝光 。”
而市面上有的防蓝光眼镜 , 对蓝光的阻断率基本达到了80%至90% , 差不多把所有的蓝光全去掉了 。
蔡建奇表示 , 这种防蓝光眼镜也有问题 , 会影响人体正常的生物钟调配 。有的防蓝光眼镜看上去颜色很黄 , 大量的视觉生理实验表明 , 颜色偏黄的高阻断率镜片不但不会保护眼睛 , 还会造成色偏 , 加剧视疲劳 , 甚至还可能增强近视诱发的风险 。“市面上的防蓝光眼镜目前存在着诸多问题 , 对于青少年来说 , 不戴可能还没什么危害 , 戴了反而有可能增加眼睛的负担 , 还不如不戴 。”
中消协近期也发出消费提醒 , 目前相关的眼镜标准并没有对防蓝光镜片的蓝光效果做出规定 。因此 , 建议普通消费者谨慎选择防蓝光镜片 。特殊眼病患者如黄斑疾患的人群 , 比如年龄相关性黄斑变形、黄斑裂孔、糖尿病性眼底病变患者 , 应根据眼科医生建议选择防蓝光眼镜 。
标准:不同的蓝光区别对待 , 国标已报批年底亮相
采访人员查询发现 , 早在2017年底 , 广东省曾经发布过地方标准《防蓝光眼镜片及相关眼镜产品蓝光透射比要求和试验方法》 , 成为国内首个防蓝光眼镜片的地方标准 。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在今年年初 , 也发布了贯彻落实《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行动方案 。其中明确提出 , 将就电子产品包括手机、IPAD、电脑等产品的蓝光和其他电磁辐射对青少年视力的影响 , 开展比较试验 , 包括对宣称防蓝光的手机贴膜产品进行测试 , 对贴膜前后蓝光数据进行对比 , 为消费选择提供参考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