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少秋|唯一敢说真话的口碑爆款,终于也假正经了( 三 )




为了这虚假的流量、和虚妄的权利 , 是否值得浪费自己3年生命?全社会是否都在合谋造假?这或许是当时关于流量最重的一次反思 。 2019年的第四季撞到了社会流量的新风口:直播 。 节目组去采访了当时的直播一姐薇娅 。 让人意外的是整季流量唯一能跟薇娅抗衡的 , 是一个活在故纸堆里的知识分子:许倬云 。 薇娅的直播 , 代表当下的具体生活;而许倬云提出的“中国到了要和美国争夺世界话语权的时候了” , 那是更遥远、但更重要的社会大环境 。
薇娅or许倬云 , 看起来是毫无关系的两人 , 实际上是我们日常生活的2种切面 , 也是节目提供的大视角 , 它揭示了现代人和人之间的本质区别:智识 。 是否能有一种远见 , 超越你所未见?
或许从这时起 , 《十三邀》开始走向衰落 。
因为从高点之后往下落 , 是事物运行的必然轨迹 。 《十三邀》已经走过5年 , 让一个人在5年内重复一件事 , 那些最珍贵的莽撞终会变得圆滑;那些因为活在书堆里而对现实的质疑 , 在面对具体的现实后 , 似乎只剩反抗和接受 , 选择反抗只好继续回到书堆里;许知远选择了接受 , 而他也终于从当初的局外人 , 成了如今的体面人 。

他的乱发成了标志;当他偶尔放下人字拖、穿起皮鞋 , 弹幕里会肯定这期采访对象一定是个大人物 。 身份的转变 , 必然带来视角的转变;视角变了 , 还在坚持当初的口号 , 必然失去真实 。 许知远应该也感受到这种变化 , 最新一季的宣传图 , 他选择背对镜头 。
而《十三邀》这架马车已经停不下来了 。 当初阿里锚定高晓松为御用文人 , 并要求其撰写《阿里传》;许知远也是腾讯文化产业打出的一张王牌 , 他背后支撑的是庞大的产业 。 在这样的价值标准下 , 用一期节目感谢节目赞助商 , 不亏 。 但屠龙少年终成恶龙 , 是这个世界唯一的答案吗?许知远应该也在找答案 , 上一季的最后一集 , 他采访了罗翔 。 当许知远面对眼前这个和自己一样、一夜爆火、突然掌握了极大话语权的文人 , 他忍不住揣测罗翔是如何在现实与理想之间做选择?
罗翔说他没做选择 , 因为他时刻做好走下舞台的准备 。 他最后确实也以尿遁离场 。
而许知远贪恋这个舞台 。 所以节目最后出现了德尔菲神谕:
这是希腊德尔菲神庙阿波罗神殿门前上刻着的三句铭文:最中间的、最重要的 , 是“认识你自己” 。 当你不得不“假正经” , 或许正是应该停下来 , 想一想自己是否走的太快 , 而忘记当初为何出发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