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秉昆|读了《人世间》原著“六君子”的聚散史才知道,最见不得你好的,是朋友( 二 )



在一次次的互动与互助中 , 他们之间的友情得以升华 , 成为了一种近乎扭麻花似的亲密关系 。
年轻人友情有两个特点 。
一个特点是像龙卷风一样 , 从不需要任何铺垫 , 也没有什么预备期 。 一次同行 , 一次交谈 , 甚至一次共同的经历 , 便能自然而然地碰出火花 , 生成情谊 。 可能并不持久 , 像烟火一样 , 但是在其绽放的那一刻 , 每一朵都是真诚的 。
另一个特点是纯粹且自然 。 那时的他们 , 没有功利心 , 更不会以利用价值定亲疏 。 对于他们来说 , 朋友就是财富 , 就是幸福 , 就是需要珍惜的一种关系 。

这也是为什么一众人“讨伐”德宝要求他娶春燕时 , 原本并不情愿的他 , 妥协后说道:


“友谊对我很重要 , 让我原先的想法见鬼去吧!”
中年时的友情 , 是人脉人到中年 , 人生出现差距了 , 分出高低了 , 相互之间的关系也变得有些微妙 。
这时 , 朋友不仅仅是一种可以一起谈天论地、嬉笑打骂的关系 , 也是人脉的象征 。 涉及到人脉 , 就必定参杂着“利用价值” , 甚至开始以利用价值来决定亲疏关系 。

这一点 , 也是一种必然 。 就像原著中写道的:

“不论男女 , 一旦组成了自己的家庭、感情的触须几乎必然就短了一些;有了自己的儿女后 , 就又短了些 。 有的人甚至变得眼中只有老婆孩子或丈夫孩子 , 渐渐六亲不认起来 。 对从前的朋友、哥们儿 , 也往往只以利用价值的大小来决定交往的亲疏远近了 。 ”
【周秉昆|读了《人世间》原著“六君子”的聚散史才知道,最见不得你好的,是朋友】中年时 , 各自有了家庭 , 有了儿女 , 几乎全部的精力全都放在了生活上 。 余留不多的精力 , 大家更愿意用在维护对自己有利的关系上 , 这是人之常情 。
“六小君子”的关系 , 也是在这时开始逐渐发生了变化。
吕川考上了大学 , 走了仕途 , 离开了原来的城市;唐向阳虽然毕业之后回到了本市 , 成了一名工程师 , 他们渐渐淡出了曾经的圈子 。

留下来的周秉昆、曹德宝、国庆以及赶超 , 在各自的困境中挣扎 , 疲于应付生活中的种种问题 。
这时 , 朋友对于他们来说 , 已不是分享喜悦与悲伤的树洞 , 而是具有排忧解难作用的依靠 。 他们需要对方在自己遭遇困境的时候 , 给予帮助 。
如果说 , 年轻时的友情没有条件限制 , 那么中年时的友情 , 便附带了“需求”的属性 , 从而决定了彼此之间的关系与主动权 。
周秉昆解决了国庆姐姐与赶超妹妹找工作的需求 , 又为赶超提供了住处 , 所以他们三个的关系更加的亲密 。 而曹德宝没有这方面的能力 , 而且他没有任何事能求到国庆他们 , 所以他与国庆和赶超的关系都很自觉地开始疏离 。

这时的“六小君子” , 基本以周秉昆为中心扩散 , 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 , 周秉昆的背后 , 有副市长哥哥 , 有大学教授姐姐 , 当导演的蔡晓光 , 以及高干子女郝冬梅 , 让他们看见了无限的利用价值 。
这也是为什么当他们看到成了干部的吕川时 , 会下意识地靠近的原因 。 看着吕川 , 他们会有一种看见人间曙光的感觉 。 尤其是国庆、赶超 , 这种家里挣脱不出一个有出息的人来 , 他们更乐于把一个可能有出息的朋友的将来当成自己的希望 。
这时的友情还面临着另一个问题——地位的变化 , 带来的距离 。

原著中有这样一段话:

底层与其他略高于底层的阶级之间 , 仿佛有无形的铜墙铁壁离着 , 底层青年穿而过之 , 是太偶然的现象 。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 大抵就是这个意思 。
当朋友之间的地位、收入出现巨大的差异时 , 那么这段友情就很难维持了 。 不是彼此不愿靠近 , 而是早已不是一个圈子里的人 。
成了干部的吕川 , 有心维护友情 , 但十年后的一次相聚 , 由于话不投降 , 不欢而散;成了路路通公司副总的唐向阳 , 在周秉昆入狱的时候 , 很少与赶超、国庆等人相聚 , 因为不愿让自己的好生活 , 刺痛处于水深火热中的曾经的朋友;

他们或许有能力帮助一二 , 但是他们的帮助改变不了朋友的命运 , 只能暂时性地缓解朋友的困境 。 况且 , 这种帮助是一种有去无回的付出 , 这世上没有几个人愿意一直无条件奉献 , 来维持一段关系 , 即便是亲戚 , 也会对差别对待 , 更不要说没有血缘关系的朋友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