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都读到博士了,当个「科研逃兵」可耻吗?4位前辈的分析发人深省( 三 )


2.科学精神的缺乏导致“科研路”难以为继
- 基础教育阶段的“应试教育”
现实教育中 , “科学精神”只不过是很多人放在口头上用来交流表达的语句而已 , 很多家长与教师所关注的并非是“科学精神” , 而是“科学名气” , 只要自己的子女或学生能够考上重点大学、硕士、博士 , 把录取通知书和毕业证、学位证拿到手 , 那就意味着大功告成 。
-博士在读期间的“应试科研”
工程院院士秦伯益认为:当前科研领域存在着科学精神缺乏问题 , 年轻人只是从“应试教育”转变为“应试科研” , 创新意识和个性被抹杀 。 对于博士生而言 , 在3-4年内完成基础课程和理论课程的学习、博士论文的撰写任务需要耗费很大的精力与时间 , 但为了能够迅速毕业、找工作 , 博士生更倾向于通过一些投机取巧方式获取学位 , 如重复研究、将以往成果改头换面、甚至学术剽窃等等 。
-走上教师岗位后学术生态环境的不佳
青年教师在“讲师-副教授-教授”的升迁路径上也面临着繁重的论文发表和项目任务 , 为了实现职称晋升 , 青年教师不得不进行灌水式制造和发表论文 , “十年磨一剑”已经成为混学术圈最次策略 。
3.科研与期刊管理的缺陷
吴锐认为在我国“博导终身制”虽然不是一个公开的制度 , 但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博导职位是现实中的终身制 。
现实的尴尬与拷问饱含了对博士的摧残 , 一些学生博士4年仅是在开学和毕业时见过老板若干次 , 平时不管不问 , 更有些博士期间根本没有受到导师任何有价值的指导 , 缺乏对研究领域前沿的追逐 , 而是忙于帮助导师承担课题项目 , 当然其中不乏大量无创新意义的横向课题 。
4.婚姻、就业与健康问题
博士生首先作为一个人 , 然后才是学者 , 除了考虑以上因为教育、学术带来的压力外 , 还应该注意到个体的生活压力 。 近年来高学历人群过劳死事件增多 , 如复旦大学博士生李开学、中国社科院学者萧亮中、复旦大学海归教师于娟……等等事件 。 不少博士生抱怨过的太累 , 称快坚持不下去了 , 这也许是从体征角度看身体与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 更是摆脱学术的原因和驱动力 。
由此可见 , 博士离开学术界的原因可能有很多 。
也许是因为研究岗位和教职太稀缺 , “僧多粥少”;也许是因为经过漫长的学习和磨合 , 最终发现自己并不适合做科研;也许是因为在人生路上找到了其他更有兴趣的方向 。
不做科研的学生不一定就是“逃兵” , 看起来“高冷”的导师也不见得就不近人情 。 尝试沟通一下 , 互相理解、互相尊重 , 也许会有惊喜 。

本文来源:科学网
编译:周佩滢、李晨阳、中国青年研究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