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都读到博士了,当个「科研逃兵」可耻吗?4位前辈的分析发人深省( 二 )


如果我从未探索、从未尝试 , 就很难遇到自己的理想职业了 。

只有理解学生 , 才能帮到他们
【教师|都读到博士了,当个「科研逃兵」可耻吗?4位前辈的分析发人深省】爱德华多·桑托斯(Eduardo Santos) , 巴西桑坦德银行的数据科学高级分析师

从巴西圣保罗大学讲师岗位离职后 , 进入巴西桑坦德银行 , 在工作中运用科学方法 , 在数据分析和项目管理方面非常契合商业界的要求 。
我的学生都很想知道 , 我在一所好大学获得了终身教职后 , 为什么还会转行离开 。 我跟他们进行了一番推心置腹的对话 , 他们也开始明白 , 面临人生抉择时 , 需要清楚了解每个选择 , 清楚自己想要什么 , 才能走上正确的职业道路 。
其实在离开学校前 , 我就与学生进行定期的职业生涯谈话 , 问他们现在想做什么样的研究 , 五年后想做什么 , 学术职业前景如何 , 告诉他们为什么需要尽早规划自己的职业道路 。
一些学生对追求学术事业犹豫不决 , 所以我要确保他们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 我要让他们知道 , 很少有学术工作只关注做研究的浪漫一面 。

在企业就职的博士毕业生比例已反超学术工作者 。 (图源: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调查)
一位不想从事科研的学生曾对我说她想转行 , 因为喜欢烘焙 。 我告诉她 , 如果烘焙让她快乐 , 并且有合适的职业选择 , 那就去做 。 但在她尝试了面包店工作后 , 发现自己并非真的喜欢 。
现在 , 她正在写毕业论文 , 寻找数据科学方面的工作 。 其实 , 花时间探索自己想做的事也是很有必要的 。
年轻的科研人员常常觉得有义务进入学术界 , 如果不这样做 , 就会觉得自己很失败 。 我觉得是时候改变这种观点了 。 除了学术研究外 , 还有许多科学家可以发光发热的职业 。
导师能做的最重要的事就是倾听学生的意见 , 了解他们想做什么 , 为什么要做 , 想发展什么样的技能 , 然后帮助他们挖掘自身优势 , 最后提出好的建议 。
只有理解他们 , 才能帮到他们 。

别把学生视为商品 , 就不会局限在“非学术不可”的思维茧房
雷吉娜·鲍康(Regina Baucom) , 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生态学和进化生物学家

如果导师把学生视为商品 , 很有可能会被“非学术界不可”的想法局限 。 而如果将学生看作无论在不在学术界都可以实现价值的人 , 就能够摆脱这种心态 。
我的最终目标就是 , 通过教导学生成为一名优秀的科学家 , 让他们到达他们想去的地方 。
在招生的时候 , 我就会与学生讨论职业道路 , 了解他们想做什么 , 是研究、教学还是外展服务、非政府组织工作等 。
学生加入实验室时 , 我们会制定指导计划 , 每年至少讨论一次 , 询问每个学生一年中取得的成就 , 最自豪的事以及对取得进步的感受 , 计划还包括学生需要哪些支持、资源和未来想实现的目标 。
研究生课程前期主要从事科研项目 , 一旦第1篇论文完成并且第2篇、第3篇论文正在推进 , 我就会帮助他们寻找感兴趣的就业机会 。 比如有学生对科普感兴趣 , 我就会帮助他们与博物馆员工建立联系 。
我觉得 , 导师可以将学生与自己朋友中从事非学术职业的人联系起来 , 让他们接触不同的选择 , 帮助他们扩展人脉 。
博士生选择“逃离科研”的原因探析

历史是一面镜子 , “逃离科研”事件早在多年前就已经发生:
如获得麻省理工全额奖学金北大才子柳智宇大学毕业后遁入空门;新华网2003年刊载了一篇《我为什么“逃离”科研队伍一位科技人员的自述》 , 报道了在某研究所工作的4位研究员集体辞职 , 主人公列举了“保密风气浓厚”、“科研成果署名混乱”、“重当官、轻科研”等等理由 。
这不由得让所有人重新想起了“钱学森之问”—“中国的大学为什么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 , 更需要反思的是:到底是什么让这些优秀的人才毅然决然退出 , 教育体制和社会环境又出了哪些问题?
《中国青年研究》2014年第8期中 , 作者万淼对“逃离科研”的原因进行了探析 , 总结如下:
1.博士生待遇过低
中科院院士杨玉良认为:“国内博士生待遇低 , 造成隐性教育不公 。 由博士奖学金、学校补助和导师补助三者构成的待遇仅仅1000元左右 , 相比于国外其他国家的优良待遇(德国博士生为1200欧元/月 , 法国博士生800欧元/月) , 我国博士生是严格意义上的高科技民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