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口|我为啥钓不过他?不是技术、窝饵的问题,答案在于他的三个做法

我有一个于姓的朋友,这里就叫他老于吧,我们是很好的钓友,周末外出野钓几乎都一同前往。他也只是钓鱼并不拿鱼,钓获全部放流,算是志趣相投吧。
为了增加垂钓的乐趣,我们每次都进行掐鱼比赛。夏秋季节比钓获单尾过斤的鱼的数量,现在只能比钓获鲫鱼的数量了。我们最近三次在野河钓鲫鱼,一次鲫鱼狂口,一次正常鱼口,一次基本没口,鱼口好、中、差各占了一次,也是够巧的。
两人所用的窝料、主饵、线组、鱼钩都是完全一样的,用的也都是6.3米的鱼竿,而三次我都输了。他为什么能连赢三次呢?我把他的做法跟各位聊一聊,或许大家就能从中找到答案。


鱼口|我为啥钓不过他?不是技术、窝饵的问题,答案在于他的三个做法
文章插图

一个小时没口,就会到处走钓。
开始垂钓1个小时之内,老于还是能够坐得住的。如果1个小时一口没有,或者说鱼口很不好,他就会拿起竿子,到附近水域走钓一番。哪个位置口好,他就会直接搬家过去;如果别的位置口也不好,他就再找个相对理想的钓点,打上点窝子,等一会儿再过去试试。
由于气温水温都比较低,冬天的鲫鱼非常不愿意运动,如果没有受到其他干扰,鲫鱼就喜欢一直呆在一个相对适宜的地方。因此,冬季钓鱼就是典型的“人找鱼”。
冬天的鲫鱼,除了草洞、障碍区,或者缓坡大桦尖之外,其他藏鱼较多的位置,很难一下子就完全找准。老于的做法,正好契合了“人找鱼”的要求,并且每次都是要找两次以上,当然找得相对更准一些。不像我那样,坐下就不愿再换钓点,生怕搬家收拾钓具麻烦。


鱼口|我为啥钓不过他?不是技术、窝饵的问题,答案在于他的三个做法
文章插图

每次都是上钩饵料、下钩红虫。
鱼口|我为啥钓不过他?不是技术、窝饵的问题,答案在于他的三个做法】我在打完窝子半个小时后,直接双钩挂红虫开钓;老于则一直是上钩挂饵料,下钩挂红虫。他所用的饵料就是再普通不过的搓饵,商品饵加酒米开制的,饵团也不大,每竿都认真地搓饵、上饵、抛竿,从容不迫,我都有点佩服他的敬业精神了。
冬季的鲫鱼窝子,发窝是很慢的,而且窝料也是以虚窝为主。在有风走水的情况下,虚窝往往很快就散了,只剩下一些小颗粒的实窝,留鱼方面问题倒不大,但诱鱼的效果就要大打折扣了。
老于这种上钩挂饵料,下钩挂红虫的做法,正是边钓边诱的钓法。上钩挂饵料主要是为了持续诱鱼,并不断地补充虚窝;下钩挂红虫作为主钓饵,绝大部分也都是下钩中的鱼。这样诱鱼的效果自然就会更好一些。不像我那样,双钩挂红虫就懒得换了,也怕频繁挂饵抛竿麻烦。


鱼口|我为啥钓不过他?不是技术、窝饵的问题,答案在于他的三个做法
文章插图

观漂抓口全神贯注、非常认真。
老于对于钓鱼非常地认真,观漂抓口更是全神贯注、聚精会神,正是眼不离漂,手不离竿的生动写照。按照老于自己的话来说,绝不能轻易丢掉一个鱼口。
冬天鲫鱼的鱼口本来就很轻,垂钓水深又比较深,动辄3、4米,再加上6.3米鱼竿不能用小漂,都是2.5克左右吃铅量的浮漂,因此鲫鱼的吃口漂像,往往非常轻微。
在冬季鱼口轻、漂像弱的情况下,老于全神贯注地观漂和抓口,肯定能增加一些中鱼的机会。不像我那样,因为经常站起身来到处溜达,或者是低头看手机走神,而错失了不少的鱼口。


鱼口|我为啥钓不过他?不是技术、窝饵的问题,答案在于他的三个做法
文章插图

顺便向钓友们公布一下我们三次掐鱼比赛的结果,老于成绩在前,钓获鲫鱼的数量比分别是(15:12)、(62:55),(5:3)。看来钓鱼也讲究勤劳致富,老于的做法值得我们很好地借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