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获|猪肝饵——野钓鲶鱼“必杀技”,灵活选用让鱼获最大化

鲶鱼作为一种常见的淡水鱼种,对环境有着较强的适应能力,不论是在江河湖泊还是水库河道中,都经常能发现它们的身影。鲶鱼又名胡子鱼、塘鲺,是一种典型的肉食性的鱼种,全球约有2400个物种,分为约34科,它们常以水体中的各种小鱼小虾为食。体型较大的鲶鱼甚至能以体型更大的鲫鱼或鲤鱼为食,属于一种站在食物链上层的鱼种。


渔获|猪肝饵——野钓鲶鱼“必杀技”,灵活选用让鱼获最大化
文章插图

常言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对于我们垂钓者而言,想要在自然水域中成功地钓获鲶鱼,在正式施钓前对鲶鱼的特性有所了解时,往往更利于提升我们最终的渔获成绩。对于那些在自然水域中长大的鲶鱼们来说,它们往往有着以下习性特征:
1、喜荤腥:鲶鱼作为典型的肉食性鱼种,主要在水底栖息觅食,除了以水体中的其他鱼种为食外,还会吞食蛙类和动物的腐尸。
2、怕强光:鲶鱼怕强光直晒,因此在白天光照充足时,它们往往藏身在石缝、深坑、树根底部的土洞或石洞中,以此来躲避强光。
3、不喜群居:鲶鱼性格孤僻不喜群居,但在雨季江河中水位上升或有新水注入时,此时鲶鱼们显得异常活跃,趁着水体浑浊纷纷外出觅食。
综上所述:在自然水域中长大的鲶鱼们,它们有着喜荤腥、怕强和群居性的习性特征,当我们在外出施钓时,从鲶鱼们的习性特征出发,选择更具针对性的施钓方式时,往往更利于提升我们最终的渔获成绩。但在小编看来,在自然水域中垂钓鲶鱼时,把握好它们的习性特征,选用更具针对性的钓饵,往往更利于我们的垂钓。例如猪肝,一种带有浓郁腥味的食物,同时也是垂钓鲶鱼的“利器”。


渔获|猪肝饵——野钓鲶鱼“必杀技”,灵活选用让鱼获最大化
文章插图

猪肝的习性特征猪肝作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食物,自身带有较为浓郁的荤腥味,同时具备一定的抗拉扯力,再加上猪肝价格低廉易于获得,因此常被作为钓饵使用,在用于垂钓一些肉食性鱼种时,往往都有着很不错的表现。其原因在于猪肝本身带有一定的油渍,在入水后会分解散开,尤其是在气温水温较高的环境中,其味型的传播速度和传播范围都有着更为理想的表现。


渔获|猪肝饵——野钓鲶鱼“必杀技”,灵活选用让鱼获最大化
文章插图

鲶鱼的索食表现不论是体型较大的鲶鱼,还是体型较小的鲶鱼,它们都极具攻击性,但不善游泳的鲶鱼,往往很难大范围地巡游觅食,但它们却有着较强的爆发力,可以直接从隐藏点窜出捕食食物。鲶鱼的视力较弱,但嗅觉神经较为发达,因此全靠水体中传播的气味寻觅食物,同时鲶鱼又十分的贪食,在发现食物后往往会一口将其吞下。由于鲶鱼有着畏惧强光的特性,故而在夜晚以及阴天的活动更为频繁。


渔获|猪肝饵——野钓鲶鱼“必杀技”,灵活选用让鱼获最大化
文章插图

猪肝垂钓鲶鱼外在要求猪肝虽然有着较为浓郁的腥味,有着很不错的诱鱼效果,但在面对不同的施钓环境时,也并非每次都能有着较为理想的渔获表现。对于我们垂钓者而言,在具体的施钓过程中,把握好一些外在的因素和条件,往往更利于提升我们最终的渔获成绩。
1、垂钓的时节
对于自然水域中的鲶鱼来说,在气温水温相对较高且适宜时,它们的生长速度往往处于较高水平,此时它们对食物的需求也日益渐增。从每年的初夏时节开始,气温水温便处于较高且趋于平稳的状态,此时的鲶鱼们不但活性较高,同时也有着更强的索食需求。对于我们垂钓者而言,白天的烈日往往让人退避三舍,此时外出夜钓既能乘风纳凉,同时也能更好地垂钓鲶鱼。
2、垂钓的环境
鲶鱼是一种攻击性极强的鱼种,饥肠辘辘的它们一旦发现食物所在时,往往会不假思索地发起攻击。但我们国家领土面积辽阔,因而也造就了南北之间的差异。常言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不同水域环境中的鲶鱼密度自然会有所不同,若我们施钓环境中的鲶鱼数量处于一个中上水平时,往往更利于我们取得较为理想的渔获成绩。
小结:相比于其他钓饵,猪肝固然有着较为明显的优势,但我们也不可掉以轻心,以免“大意失荆州”,把握好施钓时的细节问题,往往有助于提升我们最终的渔获成绩。


渔获|猪肝饵——野钓鲶鱼“必杀技”,灵活选用让鱼获最大化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