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板|邓刚,1971出生湖北黄石人,曾是销售,28岁辞职专职钓鱼( 二 )


老人名叫侯成胜 , 是钓鱼届首屈一指的老前辈 。
在侯成胜的教导下 , 邓刚才真正了解到竞技钓的魅力 。
每当有比赛的时候 , 他总是反复检查装备 , 连觉也睡不好 , 按耐不住比赛的兴奋 。
在一次比赛中 , 他结识了师兄徐银舟 , 极其投缘的两个人后来还发展成了合作伙伴 。
当然 , 这都是后话 。

1997年3月 , 邓刚在全国第三届“钓王杯”钓鲫赛中完成首秀 , 没想到却一举获得季军 。
旗开得胜后 , 邓刚仿佛被打通了任督二脉 , 全力备战两个月后 , 在“钓鱼俱乐部杯”中 , 斩获了个人和团体的双料冠军 。
后来他又参加了“松下通讯杯” , 在一众高手中脱颖而出 , 拿到了第六的好成绩 。
没过多久他参加的“钓王杯”决赛 , 又再次获得第八名 。

作为一个刚刚入门的新人 , 他能够在一年内的四次重大赛事中 , 取得优异的成绩 , 实在令人惊叹 。
按照道理来讲 , 邓刚本来应该越战越勇 , 继续向更高的目标攀爬 。
但到了转年 , 他仅仅参加了一次比赛 。
原因则是繁忙的工作 , 耗光了他的精力 。

当年公司业务遍布全国 , 所以他只能频繁出差维系客户 , 这样一来他就没时间再去钓鱼 。
但他的努力 , 为他换来了可观的收入 , 领导将他的年薪调到了20万元 。
要知道 , 这20万在当年来说 , 就是笔巨款 , 不说是富豪 , 也是标准的钻石王老五 。

许久都没有休息过的邓刚身心俱疲 , 怎么才能放松下来呢?
脑海中只有一个念头:钓鱼 。
于是他冒着大雪跑去了江边 , 望着无垠的湖面 , 周围万籁俱寂 , 唯一能听到的 , 就是自己有力地心跳声 。
这一刻 , 他才感觉到自己真实地活着 。
02、勇敢追梦坐在江边 , 他思考了很多 , 回家后 , 他向家人宣布了一个近乎疯狂的想法 , 那就是放弃高薪职位 , 专职钓鱼 。

这个决定遭到了家人和同事们的反对 , 先不说别的 , 作为一个男人 , 总要赚钱养家 , 没了工作 , 难道要喝西北风吗?
况且 , 钓鱼毕竟是小众事业 , 国内根本没有可以帮助他们赚大钱的平台 。
就连成名多年的钓手 , 年薪也比不上他的十分之一 。

邓刚的抉择 , 无异于捡了芝麻 , 丢了西瓜 。
面对身边亲近人的质疑 , 邓刚一律无视 , 因为在他心里 , 凡事只要认定了 , 不管有多少险阻 , 他都会努力做到 。
为了证明自己 , 他连轴转参加各种比赛 , 赚取奖金补贴家用 。

【大板|邓刚,1971出生湖北黄石人,曾是销售,28岁辞职专职钓鱼】没有了后顾之忧的邓刚 , 蓄力待发 , 参加的两次比赛 , 都取得了空前的成绩 , 钓鱼届一颗新星正在冉冉升起 。
在“老鬼杯”中 , 师父侯成胜也参加了比赛 , 但最终还是不敌徒弟的猛烈攻势 , 败下阵来 。
邓刚收获了第一名的桂冠 , 又得到了一万元的奖金 , 晋升为钓鱼届当之无愧的王者 。
后来他一路披荆斩棘 , 拿下了最年轻钓王的名头 。

不管对手什么身份 , 何种国籍 , 在钓鱼的江湖中 , 邓刚打遍天下无敌手 。
表面上来看 , 邓刚在业内小有名气 , 但是在普罗大众眼中 , 他还是上不了台面 。
具体的表现就是朋友们的亲疏 , 在公司就职的那段时间 , 是他最风光的时候 , 朋友络绎不绝 。
但自从他开始专心钓鱼后 , 身边的朋友也渐渐不和他来往了 。

为了能够将钓鱼这项事业发扬光大 , 邓刚在2002年的时候成立了俱乐部 , 这也就意味着他有了自己专属的团队 , 可以培养其他的钓手 。
邓刚带领团队往返各大赛事之间 , 赚得盆满钵满 , 收入已经翻了好几倍 。
他也因此收获了很多铁杆粉丝 , 每次他去比赛的时候 , 粉丝们都会将他住的酒店围个水泄不通 。 因为在他们的心目中 , 邓刚就是他们的神 。
有一次 , 邓刚在和粉丝们聊天的时候 , 捕捉到了一个关键的信息 , 那就是他们有心想要学习钓鱼 , 但是却淘不到顺手的用具 。

邓刚一听 , 立刻嗅到了商机 , 于是与师兄徐银舟一起开了家渔具制造公司 。
小到鱼饵 , 大到用具 , 只要是与钓鱼相关的 , 公司全都生产 。
邓刚凭借着自己卓越的影响力 , 亲自带货 。
每一次重大比赛的时候 , 邓刚和团队都会采用自家的渔具 。
没过多久 , 邓刚的公司就成了国内首屈一指的渔具生产厂家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