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神|当年的钓点早已无鱼可钓,但鱼就在水中,真正的垂钓者都能看见( 二 )


突然 , 路边出现“天空之崖”四个大字 。 李志远告诉我们 , 这里就是传说中的都江堰网红打卡地“天空的边边——天空之崖” 。
偶遇胜地 , 主编文洁提议下车一游 , 先“钓”风景 , 再去钓鱼 。
我和李志远下车后直奔山巅之上的天空之崖 , 心里憧憬着能不能见到如来佛祖或者早已修炼成仙的愿者上钩垂钓开创者姜太公 。
我们上了天空的边际 , 徐琪远远地为我们拍了几张照片 , 我发到网上点击量嗖嗖直上八十多万 。

李志远(左)和笔者(右)登上天空之崖
一条飞瀑从天空之崖山巅直落山沟 , 就像挂在天上的白布 。
我忍不住拿起鱼竿 , 坐在云端里开始垂钓 。
“小伙子 , 你在干啥子?”一位头戴斗笠的大爷笑着慢步走来 , 我赶紧回答:“钓鱼呢 , 这里不准钓鱼哇?”
我心想什么小伙子啊 , 其实我也二十多公岁了 , 小孩子们也喊我爷爷 。
爷爷见爷爷 , 一见惜依依 。 大爷告诉我这条天沟过去确实是垂钓的好地方 , 可这些年连虾子都没有一只了 , 他还告诉我这里钓鱼的地方很多 , 可以带我们到附近的石花村去野钓 。
“石花村?”听到这话 , 旁边的徐姐大喊一声 。
她平时可是一位轻言细语的温柔女性 。 徐姐告诉我们 ,
当年她十六岁下乡 , 在向峨乡当知青 , 乡上的团委书记余国书就住在石花村 。
她担任村上的赤脚医生正是因为余国书书记的热情鼓励 。
余书记从政数十年 , 一身正气 , 两袖清风 , 被誉为“人民的好书记” 。
她在回城后的四十多年里 , 一直想有机会再见到老人 。 于是 , 我们收起鱼竿 , 转向石花村 。
我们拄起竹杖 , 翻山越岭 , 终于找到深山密林中石花村中的余国书老人家 。
老人年近八旬 , 退休后一直和老伴住在山中老家 , 守护着都江堰最后一个乡——向峨乡的这一片山林 。
见到我们 , 老人特别激动 , 就像见到了久违的亲人 , 说四十多年了一直就想见见当年的知青小姑娘 , 不想今天竟然梦想成真 。
说完 , 他马上打电话让在外面的儿子回家准备酒菜 。
听说当年的知青回来了 , 一会儿工夫就来了许多乡亲 。
数十年友人相见 , 无一不感动得热泪满面 , 往事叙也叙不完 。
老人的家是典型的川西山村人家 , 房檐下挂着一束束尖尖的红辣椒和金灿灿的玉米棒子 。
屋前翠竹掩映 , 树木成林;屋边溪泉叮咚 , 小桥流水;屋后繁花似锦 , 鸟语涛鸣 。
院子里跑山鸡欢快地追逐啄食 , 一片青青的鹿耳韭菜、水灵灵的小白菜 , 两棵大树上挂满圆滚的黄杮子 , 让人垂涎欲滴……
我突然在想 , 人们所向往和追求的那种生活——年老之时 , 有一块田园种菜 , 在一方院子里听花开 , 和小狗小猫做游戏……
这般世外桃源生活 , 不正是这样的吗?
我们走进老人的厨房 , 厨房通往寝室间的门楣上挂着一幅“三猫图”特别引人注目 , 除此之外家里别无其他图画 。
让人感到惊奇的是 , 这幅画竟然是同行的徐琪36年前绘制的作品 。
尽管图画多年来在厨房中烟熏汽蒸 , 但仍然完好无缺 。
大千世界 , 无奇不有 , 几十年前的画作竟然机缘巧合出现在眼前 , 可能这就是世间所说的有缘千里来相会 , 也就是所谓的“缘分”吧!

《三猫图》(徐琪绘)
见徐琪凝视着画作 , 余国书老人说:自从挂上三猫图 , 家里就没有闹鼠灾了 , 我们一家都很喜欢你的画 。
徐琪告诉老人 , 现在她主要画鱼 , 今天到二峨山体验生活 , 和大家到“一碗水”凼凼钓鱼 。
她的话打开了老人的话匣子 , 老人说自己小时候就喜欢鱼 , 空闲时也喜欢垂钓 , 并向我们讲起孝子贾生远上“一碗水”钓鱼的故事 , 还轻声哼起民谣《一碗水凼凼》:
二峨山啰 , 高呀嘛高万丈 ,
半山腰上一碗水凼函 。
冷风飕飕啰下雪了 ,
【原神|当年的钓点早已无鱼可钓,但鱼就在水中,真正的垂钓者都能看见】水深深啰 , 清又嘛清又亮 ,
喝了才知神仙汤 。
……
听老人说喜欢鱼 , 又喜欢自己的画 , 徐琪便从车上取出一幅鱼画 , 这画本是藏友预购的 , 就先送有缘人了 。
老人十分高兴 , 告诉我们“一碗水”那个地方现在不好钓鱼 , 要带我们去钓两里路以外的山沟响水洞 。
余婆婆一听 , 悄悄告诉我们 , 余国书身患癌症 , 但自己不知道疾病实情 , 已经几次差点离开人世间 , 他现在的生命以天计 , 以分钟计……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