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菲|2021年,一场百万保险代理人的盛大告别( 二 )


收入两极分化而最终 , 促使薛成选择离开的关键因素还是收入 。 通常来说 , 保险代理人的工资由“底薪+佣金”构成 , 但底薪几乎是微乎其微的 , 收入主要依赖佣金 。 尤其在金字塔式的销售组织架构下 , 利润层级分配 , 年入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保险代理人只占少数 , 大部分还是金字塔底层的人 。
薛成直言 , 工资不仅远低于预期 , 而且和业绩息息相关 , 付出和收入很难成正比 , 这在很大程度上打击了他的工作积极性 。 “真正赚钱的是主管、总监 , 像我们这样的普通员工谈10单业务 , 成交1单就算很好了 。 提成虽然高 , 但开不了单 , 照样拿不到 , 所以只能继续从亲戚朋友入手 , 这就是一个死循环 。 ”
离职之时 , 薛成和几位相熟的同事吃告别饭 。 说起今后的打算 , 同事们不约而同叹气着表示迷茫 , “虽然每个月的工资很不稳定 , 但是和父母住在一起 , 怎么样也饿不死” 。 但在薛成看来 , 这样的状态决非长久之计 。
根据《2021中国保险中介市场生态白皮书》 , 保险营销员月收入多集中在3000元-6000元 。 新华保险副总裁李源曾公开表示:“20世纪90年代营销员队伍每个月可以拿到2000元-3000元的收入 , 那时算是高收入 。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 , 行业平均收入只有3000元到4000元 。 收入不稳定 , 与队伍的留存是不匹配的 。 ”
但张兰始终认为 , 正是因为能力水平参差不齐 , 才会导致保险代理人的收入两极分化 。 只要能端正学习态度、培养抗打击能力 , 收入不会差 。 “有的人不干了之后 , 回去就租个门面开店 。 但说实话 , 开店容易守店难 , 保险代理人做不好 , 其他的也不一定会做好 。 ”
1999年加入保险代理人队伍、今年已经62岁的张兰 , 至今仍能保持年薪百万的业绩 , 这在三线小城市是令人咋舌\t的收入水平 。 张兰告诉记者 , 现在她手里还有至少5000个客户 , 每天依旧忙忙碌碌 , 收入可以养活一大家子人 。 在她身边 , 五六十岁仍然在坚持卖保险的老头老太有好几位 , 大家都还有一腔热情 , 想要在业绩上再创辉煌 。
兽医也去卖保险事实上 , 经过30年的发展 , 保险代理人模式已经走到变革的十字路口 。
1992年 , 代理人制度由回归中国的友邦保险引入国内 , 并迅速被本土各大保险公司效仿 , 掀起中国现代保险业发展的热潮 , 代理人渠道随后也成为寿险公司的第一大渠道 。
周秀(化名)是那段“光辉岁月”的见证者 。 “我们当时有句顺口溜是:要致富 , 背话术;赚大钱 , 多增员 。 ”周秀回忆道 , 不限文凭、不要关系 , 各行各业的人带着互相传染的亢奋情绪和对于高薪的渴望 , 扑向保险代理人这样一个在当时看来前景广阔的职业 。
“而且那个时候的保险比较好卖 , 我白天在厂里的生产线上工作 , 晚上就出去跑保险 , 厂里的工人都是我的潜在客户 。 只要你嘴皮子利索 , 跟人家把产品的优点和卖保险的必要性掰开揉碎讲清楚 , 基本都能卖得出去 。 ”凭借自己的好人缘 , 周秀迅速完成了“种子客户”的积累 , 而且在她的感染下 , 不少朋友也随之踏上了保险代理人的道路 。
2015年 , 原保监会发布《关于保险从业人员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 取消保险代理人资格考试 , 自此行业人数突飞猛进 , 增员进入高涨期 。 数据显示 , 仅2015年到2019年四年间 , 保险代理人数量就从471万突破至900万 , 几乎每年以百万级增速递进 。 而在同一时期 , 3.3亿人口的美国 , 保险销售代理人数仅为34万 。
“保险公司在代理人的招聘环节上 , 一直以来是来得杂、去得杂 。 ”在某寿险公司江苏地区支公司从事人力岗位的程菲(化名)这样总结 。 她告诉记者 , 自己经手的营销员中 , 大专学历已经是少数 , 会安排额外的奖励 , 很多都是初高中毕业 。 “来之前干什么的都有 , 比如今年招进来的一个新人 , 之前还是做兽医的 。 ”
不过 , 程菲补充道 , 以前招聘时“只要是个人都能进” , 现在也会考虑双向选择 。 不想做销售、只想干内勤的人基本都会被回绝 , 即便想做销售 , 如果态度极为散漫 , 不修边幅 , 也会被领导刷下来 。
流失加剧拖累新单价值粗放式增长之后 , 保险代理人队伍迎来巅峰 , 也直面转折 。 2020年 , 保险代理人数量开始下滑 。 2021年以来 , 代理人数量更是“跌跌不休” 。
三季报显示 , 截至9月30日 , 中国人寿总销售人力105.2万人 , 其中个险销售人力98万人 , 较年初减少39.8万人 。 中国平安的个人寿险销售代理人数量为70.62万人 , 相比年初的102.38万人缩减近三分之一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