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梅兰风华 | 京剧在新加坡的流传与演变( 二 )


1980年代至今 , 京剧难逃衰落失语的危险 , 亟需重整以保存华族文化之根 。 随着新加坡经济的突飞猛进 , 文化事业的建设逐渐受到全社会的关注 , 如何薪火相传各种族的传统文化成了重中之重 。 作为表现和传承华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的京剧也面临着如何传承的问题 。 中国改革开放之后 , 中新京剧艺术的交流 , 为京剧在新加坡注入了生机 。 近三十几年来 , 新加坡中小学华文教育的实施和加强 , 国家社会艺术理事会等政府文化机构和来自社会公益机构的赞助和支持 , 以及1995年成立的新加坡戏曲学院等 , 都为新加坡京剧的薪火相传推波助澜 。 平社、天韵京剧社 , 以及新加坡华人新移民卞汇滨和黄平夫妇俩于2009年创办的首家新加坡华族戏曲博物馆成为新加坡硕果仅存的传承京剧的三股力量 。 他们深入各级学校、慈善机构、民众联络所进行教学或演出 , 为京剧这一华族传统戏曲艺术奇葩能继续在新加坡多元文化百花园中占据一席之地而殚精竭虑 。
新加坡化:审时度势的在地演变
【京剧|梅兰风华 | 京剧在新加坡的流传与演变】京剧走向中国国门 , 在世界化的同时 , 也在所在国家或地区经历了本土化的演变 。 20世纪以来 , 社会环境的变迁、传统与现代的冲突以及国人审美取向的转移 , 都迫使京剧在保留“中华性”的同时 , 要把“如何本土化”作为首要任务 , 这是适应新加坡的现实之需 , 以戏曲革新和文化自救的方式拓展京剧生存空间的有力举措 。 京剧在新加坡的本土化 , 主要体现在剧种语言和表演艺术方面 。
京剧在新加坡最大的演变体现在语言的本土化上 , 即用英语取代华语 , 推出了英语京剧 。 这是对华语戏曲观念、艺术风貌、审美样式等提出的最大挑战 。 新加坡是一个多语言的国家 , 各民族保留自己的语言 , 拥有华语、马来语、印度语及泰米尔语等 。 英语是新加坡的官方语言和全社会的通用语言 , 用英语表演京剧 , 既保留了京剧原有的中华性的艺术品味 , 还加入了国际化的表达方式 , 有利于把观众群由华人及懂华语的外国人扩展到整个世界 。 1995年 , 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沈广仁导演的英语京剧《救风尘》 , 就是传统与现代、继承与创新、东方与西方融合的生动个案 。 据笔者日前对天韵京剧社的社友林美莲的访谈得知 , 这出戏是新加坡国立大学和天韵京剧社合作的结果 , 属于学生的实践演出 。 英语京剧最大的难题是翻译 , 《救风尘》做了实验性的探索 。 对于来自中国剧本的翻译不是简单的汉译英 , 而是根据演出的要求与新加坡观众的欣赏特点所做的一种变通式翻译 , 如在翻译中特意选择中英文相同的字数或音节 , 以保持京剧唱腔固有的“腔词关系”;着重选择与汉语韵母相同或相近的英语元音作为句尾或拖腔 , 以体现京剧行腔中对“字韵”的讲究等 , 其目的在于营造好的舞台效果 。 至于京剧表演传统中的主要艺术特征如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步的“四功五法” , 以及京剧表演艺术的虚拟性和程式性等则做了较完整的保留 。 色彩鲜艳的舞台、华丽精致的戏服、抑扬顿挫的锣鼓 , 以及在表演中穿插耸肩等美式肢体语言 , 这些元素融合在一起 , 生动地传达出英语京剧别具一格的艺术韵味 , 向观众提供了解中国的另一个窗口 。
京剧在新加坡的演变还体现在表演形式的本土化上 。 从1980年代之后 , 本土化之路成为京剧在新加坡的必由之路 。 京剧在表演形式上进行了一些变革 , 呈现出旺盛的生机 。 首先 , 新加坡京剧深受来自福建和上海的京剧的影响 , 并创新性地推出京剧+福州戏演员混合演出的奇特景观 。 据《中国京剧史》所载 , 1867年左右 , 京剧自北京传到上海 , 再向南挺进 , 到了福建后 , 又随华人的迁徙被带到了新加坡 。 1893年最早到新加坡的“福祥升京班” , 其班底就是福州戏班 , 再加聘不少来自京、津、沪的京剧演员同演 , “演出的剧目和舞美设计等颇具海派特点 , ”深受新加坡华族观众的喜爱 。 将京剧和福州戏的演员合在一起同台献艺的 , 还有1910年福州戏“新祥和班” , “从厦门加聘八十多名京剧演员南来 , 渗入该班一并演出 , 他们是花旦白牡丹、女小武如月樵、红生李荣芳、武生金丝猴和五岁红、武行张金山等” , 上演新加坡观众最喜欢的武打戏《水帘洞》《金钱豹》《金刀阵》《花蝴蝶》《四杰村》等剧目 , 舞台面貌为之一新 。
在当今快节奏的现代化进程中 , 京剧在新加坡面临着更严峻的传承和创新的问题 。 要使京剧像西方的芭蕾和欧洲的歌剧一样 , 更好地赢得新加坡乃至全世界的欣赏 , 需要一个持之以恒、不断探索的过程 。 文化身份的重建、舞台面貌的革新与文化资源的整合等是京剧在跨国舞台中自强图存的关键性因素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