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xt":"今年是徽班进京231周年 , 也是梅兰芳访美91周年 , 作为中国国粹的京剧 , 更是全世界共享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 京剧的传播 , 除了陆路之外 , 向来都有水路传播的传统 。 清代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 , 天下戏曲应诏赴京演出庆贺皇帝八十大寿 , 活动于江南一带的“三庆班”就是从杭州被征调并沿着大运河进京的 , 它和其后陆续进京的“四喜”“和春”“春台”等徽班对京剧的形成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
京剧在北京形成后 , 又通过大运河等路径由北向南传播 , 很快风靡全国 , 并经由海上丝绸之路 , 流传到东南亚和欧美澳等国家和地区 , 在异域文化土壤里建立了一个“艺术中华” , 不同程度上丰富了所在国的文化版图 。
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 , 东南亚是戏曲海外传播的繁盛地带 。 其中 , 华人人口比例最高的海外国家——新加坡堪称海外“艺术中华”的高地和海外京剧传播的重镇 , 在华族特别是福建籍华人的坚守下 , 京剧在新加坡已流传了128年 , 在守正中华传统特色的同时 , 也呈现出了有别于中国母体的新加坡本土化特色 。
跨国舞台:艰难曲折的海外传播
早在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出生前 , 京剧就随着华族移民登上了新加坡舞台 , 并经历了发端发展、繁荣起伏、衰落重整等艰难曲折的过程 , 演绎出不同的生命乐章 。 19世纪末 , 华人大规模移民新加坡 , 京剧作为华人先民文化行囊的一部分 , 也被他们带到了新加坡 。 新加坡京剧 , 溯其源流 , 移植于中国福建 。 据东南亚最早的华文报《叻报》于1893年12月22日至1894年1月8日连续十八天所做的广告与宣传得知 , 1893年12月27日至1894年1月6日 , 中国福建福州的“福祥升京班” , 从京、津、沪增聘演员南来 , 在新加坡哇央街的“庆升平戏园”连续演出 , 为华人先民带来一阵热烈可亲的故土之风 , 这是新加坡京剧的发端 。 可见 , 在梅兰芳出生的前一年 , “福祥升京班”就已带京剧走向海外国家 , 书写了中国传统艺术海外传播的新篇章 。
京剧在新加坡的黄金时代 , 集中体现在1942年前的四十几年 , 它代表了京剧在海外国家的最高水平 。 这阶段新加坡社会相对稳定 , 经济迅速发展 , 华族移民不断涌入 , 华人社会逐步壮大 , 因应华族越来越强烈的精神娱乐需求 , 名目繁多的节庆把京剧演出推上了高潮 。 本地京剧戏班的出现 , 意味着京剧移植的成功 。 1920年至1942年 , 商业戏曲演出盛行 , 京剧在新加坡也迎来了最辉煌的阶段 , 出现了几个明显的标志:一是中国的京剧戏班、演员不断莅新演出 , 尤以福建、上海的居多 , 不仅带来了精湛的表演 , 也提升了当地观众的审美品味 , 演出经常出现戏院门口车水马龙的追剧景象 。 京剧的兴盛 , 压倒之前长期主导舞台的闽粤地方戏 。 二是演出场所多样化 , 从传统的戏园拓展到酒店茶楼和大型游艺场 。 新加坡早期较有名的戏园有梨春园、普长春戏园、庆升平戏园、怡园等 , 其中 , 庆升平戏园的京剧表演最繁盛 。 1930年后 , 新加坡的茶楼清唱和游艺场的京剧表演越发兴旺 。 南天茶楼、吉祥楼、醉琼林、天一景、新南唐等的京剧清唱备受青睐 , 特别是南天茶楼的清唱曾一度红火 , 培养了众多京剧观众 , 也给京剧戏班输送了不少优秀演员 。 集戏曲、游艺于一处的游乐场或大世界在新加坡的纷纷出现 , 带动了京剧的发展 。 “新世界”和“大世界”中的京剧演出最火爆 。 三是1930年代后期 , 由新加坡业余京剧演员创建的同人组织“票房”应运而生 , 成为京剧在新加坡的传承主体 。 平社是至今发展规模最大、生命力最强的业余京剧团体 , 既满足戏迷对“根”的艺术的执著追求 , 也发挥了京剧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文化功能 。
从1942年至1980年 , 京剧在新加坡跌宕起伏 , 举步维艰 。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 京剧在新加坡由盛转衰 。 漳州总会平剧部、平社、厦门公会平剧组等以京剧为武器 , 其抗战筹赈义演活动给京剧带来了短暂的勃兴 。 日据阶段的三年零八个月 , 京剧活动受到重创 , 偶有《天女散花》《二进宫》《打渔杀家》等剧目的演出 , 都是在日本人的威迫之下进行 。 1945年光复—1965年新加坡独立 , 是京剧在新加坡的再度繁荣期 , 业余演剧活动的复兴 , 商业演出的调整发展 , 使得京剧在新加坡又呈现出短暂兴盛的局面 。 新中国成立后 , 中国艺人回国 , 中新两国的艺术交流中断 , 再加上电影电视等娱乐形式的冲击 , 更加剧了京剧在新加坡的衰颓 。 1950年代以后 , 职业戏班走向没落 , 京剧在新加坡主要依赖票房继续图存 。 新加坡最后一个职业京剧戏班——赵永春的同乐京班于1957年走向衰亡 , 此后十几年 , 社会的变革 , 票房人财两乏的困境 , 加速了京剧的式微 。
推荐阅读
- 戴安娜王妃|这4位风华绝代的佳人,都对珍珠爱不释手
- 李世济|京剧名家钟荣评价李世济身段像花脸,称张火丁是模仿男人演女人
- 京剧|京剧之路受阻,郭德纲发文感慨:我想起了“得罪”梅葆玖的李玉刚
- 京剧|京剧传统戏旦角就应该“笑不露齿”,现在的旦角龇牙咧嘴太吓人
- 京剧|京剧演员王佩瑜乾旦坤生专场,为迁就刘铮结果三人在倒好中表演
- 京剧|京剧名家孙国良才是不该被遗忘的大家,他会的戏简直太多了
- 京剧|京剧名家钱浩梁坚守原则,其弟弟想要《平原作战》剧本被拒绝
- 样板戏|京剧样板戏没有“性与爱”,恰恰是这样却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
- 张梓琳|京剧演员刘桂娟元宵节晚会被毙第一人,真是群众反对强烈被撤的吗
- 样板戏|很多京剧院团改了样板戏唱词,结果观众不买账,就是演员也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