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问题笔者回答多个,不过,随着遇到的次数越多,不同情形都有所经历,认知也不断变化、提升,也许正在一点点逼近问题的“真相”吧!回到钓友问题“窝子里全是鱼泡,就是不吃钩是什么原因”,笔者结合实际垂钓经历,一窥究竟!
文章插图
深挖问题的实质钓友问题中特意写道,窝子里鱼星泛滥,水泡不断。作为一名合格的钓友,定然不会把地气看成鱼星,何况水泡在窝点冒出。既然有鱼星,那么定然有鱼群的存在。同时,意味着鱼的状态、活性应该处于正常,甚至极为活跃状态,否则也不会疯狂摄食。另外一点,鱼摄食主要依靠它的嗅觉,且嗅觉极其敏锐,大约是人的数百倍。窝子鱼星不断,鱼正是“寻味而至”,越聚越多,至少说明鱼对窝料或饵料的气味感兴趣,否则早就离开、逃离窝点了。
文章插图
存在的几个可能性通过前文的分析、介绍,可排除鱼的状态不佳的问题,更多的问题可能在饵料或水体环境,下文分享几个最有可能的原因。首先饵料味型,与窝料相比并不占优势。鱼和人类似,懂得好吃、难吃,只要有的选择,定然先吃美味佳肴,忽略粗茶淡饭。所以饵料选择不恰当,在味型及适口性处于劣势,自然它只会吞食窝料,浮漂如定海神针,岿然不动也属正常。比如经典搭配,嫩玉米与老坛玉米、蚯蚓和酒米,前者作为饵料在适口性及气味,明显强于后者。用这两个经典搭配,窝子有鱼,但不吃的情况,有但不多。
文章插图
其次鱼无法发现饵料。这从两个角度理解,笔者曾利用水下摄像机观察吞食窝料、饵料的情况,发现鱼吞食某一个饵料,充满了随机性,并非饵料味型好,就一定立即吞食。同时投掷的窝料颗粒数量众多,从里面发现一颗饵料如同“大海捞针”,这也是为何提升饵料味型的原因。但即便如此,如果鱼群数量不多,依然需要足够的时间“守钓”。另外饵料可能被浮层掩盖,导致鱼虽在窝点,但无法发现。这种情况多发生在肥水塘、水草密集处或障碍物众多的水域,这些地方常有大量植物碎屑、藻类微生物,它们腐烂、发酵后,会形成一层轻质物,即常说的浮层。鱼在窝子横冲直撞,搅动浮层“飞沙走石”,下落后很容易把饵料覆盖。鱼无法发现饵料,自然不会吞食。
文章插图
最后是鱼与饵料不在一个泳层。夏季阴雨天气,底层水体溶氧量不足,加之投掷的粉状窝料过多,很容易造成鱼层的混乱。鱼或离底,或集中在半水,或上浮,也有可能各个泳层都有鱼的身影。这样如果依然钓定层,遇到鱼吃口的情况大大降低。但鱼却可以吞食碎小窝料分子,不断有鱼星出现。这时要么不断调整水线长度,确定最终鱼群集中的泳层;要么采用飞铅钓法,原有线组上拉5-20公分即可,这样钩饵以浮漂为中心,做大摆钟运动,缓慢下落,可兼顾各个泳层的鱼。
文章插图
写在后面通过上述介绍,有些原因可以通过调整垂钓方法弥补;有些原因想要解决,则很麻烦;有的即便是调整垂钓方法,也难有效果。所以钓友遇到鱼不吃饵的情况,许多分析、判断,再采取措施,避免做无用功。实在无鱼口,不如早早收竿回家,改日再战!原创:老高
推荐阅读
- 饵料|老渔翁建议,野钓别带蚯蚓,超市有一妙物,百钓百中不是事真妙
- 停口|冬天钓鱼没上几条就停口?野钓的第一大难题,这样解决才有效
- 手抛|手抛窝弊端多,野钓用上这4种打窝方法,精准做窝诱鱼更快
- 钓鱼人|他野钓钓到六斤鲫鱼王,一看竟是“太监鲫鱼”这究竟是谁的功劳
- 伊势尼|野钓别只用伊势尼!想大小通杀,还是这几种鱼钩效果更好
- 饵料|冬季野钓,如何寻找黄金钓位,避免踩雷那些空军钓位
- |男人在这3个时间段联系你,明显是“动了真心”,别错过了真爱
- 翡翠|花3天时间运回一块翡翠原石,一刀切竟爆出几条10万手镯!
- 渔获|野钓鲤鱼,我只用这款饵!从未“放炮”过,环保还便宜,附配方
- 繁殖|三角梅扦插时间和方法,看完这篇文章,轻松掌握扦插小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