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精准、更微创、更简便……机器人做手术,你放心吗?( 二 )


孙大辉是专家委员会中的一员 , 他告诉采访人员 , 关于骨科手术机器人应用 , 国家卫健委对医生提出的要求就是要做到“零风险” , 手术中不出现任何严重并发症 。
“零风险”是硬性要求 , 落实起来靠的是实施机器人手术的医生过硬的实力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妇产科主治医师韩钦告诉采访人员 , 即使有详细的术前说明 , 还是会有一些患者提出疑问 , 担心机器人在手术中出问题 。 对此 , 韩钦会耐心细致地和患者沟通 。 “机器人系统内置紧急处理模式 , 我们医生更会提早做好预案 , 随时应对突发情况 。 ”
进行机器人手术的医生都有丰富的传统手术临床经验 , 能够处理和应对各种各样的紧急情况 。 此外 , 进行机器人手术的医生和助手都需要通过一系列严格规范的培训 。
“机器人手术是软件控制下的程序执行过程 , 有它的一套软件系统和硬件操作系统 。 临床上如有新的需求 , 或者为了更方便操作 , 医生会和研发机器人的工程师直接沟通 , 无论是软件更新还是功能改进 , 一直有一个沟通机制 , 从而更利于临床操作 。 ”倪端宇说 。
【更精准、更微创、更简便……机器人做手术,你放心吗?】除了安全性 , 费用也是患者极为关心的问题 。 采访人员在采访中了解到 , 国内大部分城市的医院 , 如骨科手术机器人的开机使用费就在2万~3万元 , 且大部分地区都无法进入医保报销 。
但仔细算起账来 , 机器人手术自有它的优势 。 “以骨盆骨折为例 , 在传统手术下 , 使用进口钢板患者大致需要花费8万~10万元 , 使用国产钢板费用则在6万~8万元 , 但如果使用骨科手术机器人系统导航 , 全部费用为4万~5万元 。 患者的整体花费少了 , 微创手术效果更好 , 还可以避免传统开放手术切口长、创伤大、容易感染等缺陷 。 ”孙大辉说 。
3.机器人手术普及难在哪儿
数据显示 , 中国手术机器人市场规模由2015年约6亿元增至2020年的28亿元 , 预计在2026年达到250亿元 。 从目前腔镜手术机器人和关节手术机器人渗透率来看 , 美国两个大类渗透率分别为13%和7.6% , 国内均低于1% 。
设备价格是普及率低的首要原因 。 以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达芬奇手术机器人为例 , 通常价格在2000万~3000万元/台之间 , 每年的维修费用约为150万元 。 这也决定了只有经济较发达地区的三甲医院才有实力采购手术机器人 。 采访人员了解到 , 除一线城市外 , 大部分省会城市的医院也只有两三台手术机器人 。
医疗机器人高昂的售价与其研发特点密不可分 。 “在医疗机器人的研发中 , 首要的是将医生的临床需求转化为工程语言 , 进一步凝练出科学问题、提炼关键技术 , 再探索解决之道 。 ”杜志江说 , 发现问题的过程极具难度 , 需要医学、机器人学、材料学、影像学和计算机技术等多学科的交叉融合 。
此外 , 医疗机器人需要严格遵守医疗器械开发、审核规则与流程 , 经历从样机—产品—临床注册—生产的全过程 , 研发周期长 , 不确定性多 。 总体来看 , 我国手术机器人起步晚 , 相关技术与国外相比存在差距 , 关键核心零部件严重依赖进口 。
近年来 , 国家对手术机器人产业的政策支持力度也在逐渐加大 。 2015年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 , 提出重点发展包括医用机器人在内的高性能诊疗设备 。 2021年2月 , 工信部发布《医疗装备产业发展规划》 , 提出要攻关智能手术机器人 , 推进手术机器人在重大疾病治疗中的规范应用 。
为加速医疗机器人的国产化替代速度 , 我国高校、医院、高新企业多年来一直在联合探索 , 成果已陆续涌现 。 得益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天津大学等研究团队的科研攻关 , 国产腔镜手术机器人系统的上市及临床应用有望在短期内实现 。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积水潭医院原院长田伟带领团队 , 历经2000多次失败 , 医工企联合攻关 , 终于在2015年自主研发了第三代骨科导航机器人天玑 。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医工融合技术的发展和临床经验的积累 , 未来 , 手术机器人必将以更普惠的价格惠及更多人 。
(本报采访人员 赵洁 余致远)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