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幸福|面对婚姻,年轻人在忧虑什么 什么让年轻人在婚姻殿堂前徘徊( 三 )


基于“宁缺毋滥”的择偶观 , 部分青年对婚姻匹配存在过高期待 。 择偶匹配难是青年“不确定”是否结婚的首要原因 , 除了上述客观原因 , 对合意配偶的过高期待是青年婚恋意愿低的内在主观因素 。 很多青年对择偶持有理想主义的态度 , 而当预期与现实出现落差时 , 就会哀叹:“找到合适的太难了!”他们既注重“门当户对” , 也注重“内在匹配”;既要求物质基础 , 也要求三观契合;既要求“颜值担当” , 又盼望“有趣的心灵” 。 这种“宁缺毋滥”的择偶观造成了他们对伴侣的期待过于理想化 , 从而可能错失最佳恋爱结婚时机 。
囿于婚育高成本 , 部分青年对婚姻风险采取理性规避的态度 。 随着社会消费水平的提高和对子女的普遍重视 , “恋不起”“结不起”“养不起”已成为横亘在“Z世代”青年生活中的三座大山 。 一项关于“情人节”的相关调查发现 , 有10.77%的“95后”依靠消费借贷过“情人劫” 。 价格高企的婚房、天价彩礼、奢侈的婚礼等结婚习俗使得年轻人结婚动辄花费几十万元到上百万元 。 养育孩子的精细化和教育孩子的高投入所造成的压力让年轻人直呼“不敢生” , 出现恐育心理 。 “Z世代”青年关于婚姻的态度更加理性务实 , 对“成本—收益”的权衡已成为婚姻决策的重要因素 。 如果认为婚姻的成本高于收益 , 为了规避婚后可能面临的“婚姻不幸福”“婚姻会带来诸多麻烦”“养的孩子不成才”等风险 , 降低和压抑自身的婚恋意愿便成为他们的选择 。
基于“母职惩罚” , 部分女性对婚姻产生抗拒与犹疑 。 伴随着城市化和市场化进程 , 女性同样面临激烈的职场竞争 。 然而 , 以家庭为主的子女照料模式和不够完善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 , 使得女性不得不直面由于“母职文化”和职业歧视而造成的“母职惩罚” 。 “母职惩罚”即女性因为母亲角色而遭遇的求职、工作评价、薪资、晋升机会等方面的负面影响 。 调研发现 , 女性不想结婚的首要原因为“不想生孩子”(占比为68.83%) , 对生育的犹疑成为女性不婚的客观障碍 。 另外 , 随着主体性不断彰显 , 许多女性青年逐渐突破传统性别文化的藩篱 , 重新界定性别角色的时代意蕴 , 以保持单身来表现对传统性别角色和“母亲角色”的抗拒 。
4、何让年轻人“能恋”“想婚”“敢婚”
提升个人婚恋素养 , 使“未恋”的人“能恋” 。 对于“懒婚族”来说 , 不仅要在经济上实现独立 , 更要从心理上真正“断乳” , 走出舒适圈 , 才能为寻求亲密关系腾挪出心理上的空间 , 从而激活进入恋爱和婚姻的动力 。 同时 , 积极开拓人际交往圈子 , 丰富业余生活 , 主动学习与异性沟通的技能技巧 。 对于“恐婚族”来说 , 要理性看待直接或间接的负面婚恋经验 ,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 总结失败经验 , 改变对婚姻“糟糕至极”的思维和认知 , 消除恐惧心理 。 对于“忧婚族”来说 , 要设置合理的自我期许和择偶标准 , 不跟风、不攀比 , 摆平心态 , 立足现实 , 重视婚姻对双方精神滋养的价值 , 如重视双方价值观的契合、兴趣和性格相投等标准 , 勇敢追寻属于自己的美好爱情 。
以体系化婚恋教育为基础 , 让“恐婚”的“不恐” 。 建立学校、家庭和社区三位一体的青年婚恋教育体系 。 一是建议教育部门组织婚恋专家设计课程 , 把婚恋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 从价值观、知识、能力三个方面设置初中、高中、大学阶段相关课程 。 大中学校要通过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 , 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 , 让青少年形成重视婚姻、重视家庭的价值观;普及两性关系知识 , 用系统性的教育消解互联网碎片化认知 , 校正关于婚姻生育的非理性观念和灾难化思维 。 二是家庭要发挥情感港湾的积极作用 , 倡导夫妻和睦、男女平等、情感和谐的优良家教家风 , 增强青少年关于婚恋的正向经验 , 激发青少年对爱情、婚姻等情感体验的向往 。 三是建议社区会同专业社会组织、婚恋专家开设青年婚恋课堂、婚恋辅导等活动 , 提高婚恋教育的可及性 , 提升青年的情感经营管理能力 。
构建“婚恋友好型”的环境 , 让“想结”的“能结” 。 一是由宣传部门组织推动媒体、文艺社团、文化公司等打造积极向上的婚恋家庭文化精品 , 组织进行最美家庭、最美夫妻等评选活动 , 将美好爱情、幸福家庭的图景具象化 , 唤起青年基于婚姻家庭幸福的积极情感体验 。 另外 , 在全社会大力提倡文明简约的“新婚俗” , 让恋爱婚姻摆脱功利化色彩和不良习俗的裹挟 , 让全社会以“缔结婚姻=经济索取”为耻 , 让青年摆脱“没房的人没资格谈恋爱”的内外压力 , 重归“两人携手 , 白手起家”的美好图景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