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沪养老服务发展“十四五”规划发布

2025年养老床位数将达17.8万张
近日 , 市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印发《上海市养老服务发展“十四五”规划》 。 《规划》明确四类18项主要指标、十大主要任务和五个重大项目 , 提出到2025年 , 具有中国特色、符合超大城市特点的养老服务制度成熟定型 , 高水平的养老服务发展体系不断健全 , 高品质的养老服务产品充分发展 , 高质量的养老行业管理全面覆盖 , 多层次的养老服务供给梯度更加合理 , 让老年人幸福安康、老有颐养 。
构建“三高一多”格局
具体目标可以总结为“三高一多”:
高水平的发展体系 。 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方便可及 , 机构养老服务更加专业 , 家庭承担养老功能的支持网络更加健全 , 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不断深化完善 。
高品质的养老服务 。 着眼于提质求精 , 按照抬高底部、整体提质的思路 , 聚焦“人”(专业人员)、“技”(科技手段)、“物”(辅具应用)、“医”(医养结合)、“康”(康养结合)等方面 , 提升养老服务能级 , 实现养老服务从“有”到“优” 。
高质量的行业管理 。 健全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制度体系 , 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 形成多维度监管体系 , 推动养老服务行业管理向精细化发展 。
多层次的供给梯度 。 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的基本养老服务均衡发展、覆盖城乡 , 社会力量为主举办的公益性养老服务充分发展、市场化养老服务有序发展 , 为老年人及其家庭提供更丰富的养老服务选择 。
护理型床位
占总养老床位的比重达60%
主要指标分为四类18项:
机构养老服务方面 , 到2025年 , 养老床位数将达17.8万张 , 占全市户籍老年人口数的3%;护理型床位占总养老床位的比重达60%;老年认知障碍照护床位数达1.5万张 , 约为目前的3倍;采用“养老院互联网医院”模式的养老机构数将达200家 。
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方面 , 到2025年 , 每千人拥有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筑面积达40平方米;街镇养老综合体(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达到500家;乡村长者照护之家新增100家;社区老年助餐服务供客能力达到每日25万客 , 约为目前的两倍有余;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的街镇覆盖率达到100%;居家环境适老化改造完成户数达到2.5万户 。
医养康养结合服务方面 , 到2025年 ,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服务机构签约服务达标率达100%;长者运动健康之家新增数达100家 。
发展保障措施方面 , 到2025年 , 养老顾问街镇和居村覆盖率达100% , 养老护理员技能等级持证率达80% , 养老服务机构负责人继续教育覆盖率达100% , 康复辅具社区租赁服务实体点街镇覆盖率达100% 。
保基本 优服务 补短板
主要任务共有十项:
一、健全基本养老服务制度 , 提供普惠均等的养老服务
发展基本养老服务 。 完善基本养老服务 , 加强基本养老服务制度与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等其他相关保障制度的衔接 。 优先保障符合条件的孤寡、失能、重度残疾、高龄老年人 , 以及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对象、重点优抚对象等人员的基本养老服务需求 。
制定基本养老服务清单 。 制定并公布本市基本养老服务清单 , 建立清单动态调整机制 , 完善兜底保障的养老服务项目 , 实现“应保尽保” 。 完善普惠均等的养老服务项目 , 逐步扩大受益面 。
完善基本养老服务保障 。 健全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标准 , 加强财力保障 , 完善保基本养老机构(床位)的建设标准、运营方式以及入住条件、价格管理等办法 , 加强保基本养老床位统筹利用 。
二、优化养老服务供给 , 推动居家社区机构协调发展
扩大养老床位供给 。 优化各区养老床位布局 , 建立健全养老床位建设的市级统筹机制 。 加强养老机构建筑结构安全、消防安全、适老化、功能优化等薄弱环节升级改造 。
完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 。 深化社区托养服务 , 织密社区老年助餐服务设施及配送网络 , 进一步提升基本生活照料、常用临床护理、紧急救援等居家养老服务的专业水平 。 在中心城区推进养老服务机构在老年人住所设立家庭照护床位 。
增强家庭自主照料能力 。 健全社区关爱巡访机制 , 扩大为家庭照顾者提供照护知识和技能培训的“老吾老计划” , 推广“喘息服务” , 建立互助性养老服务时间储蓄、兑换等激励、保障机制 , 探索老年社会监护制度 。
健全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网络 。 中心城区和城镇化地区的街镇打造“养老服务联合体” , 促进各类养老服务形态的融合发展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