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曾经火爆的3D电视 究竟是怎么“死”的?
要从大约10年前《阿凡达》的国内公映开始,世界首部3D电影《阿凡达》也确实引发了不小的震撼,3D技术带来的视觉提升是非常明显的,3D电影特有的景深效果,与电影中人物特效场景仿佛“脱框而出”的错觉,这些确实是2D电影无法带来的观影感受 。
至此,3D技术在电影中被广泛的大规模应用,连电视产品也受到了“3D热”的影响,消费者也对在家中就能体验到震撼的3D电影效果充满了期待 。
文章图片
在2009年之后的几年里,3D功能甚至一度成为电视产品的选购热点之一,从2010年开始,搭载3D技术的电视产品迎来了一个井喷式的爆发期,这个爆发期一直持续到2014年,才终于开始冷却下来,2016年年初,电视产品巨头三星宣布,在之后的电视产品中将不在搭载3D功能,3D电视产品正式开始淡出市场 。
其实3D电视产品的消亡,从2014年就可以初窥端倪,当年正值搭载4K分辨率的电视崛起,4K分辨率产品一经上市就收到了消费者的大力追捧,相比之前的3D技术,消费者更加清晰的认识到了更高分辨率带来的影像提升,是远远大于3D技术的,两厢对比之下,3D电视相比于4K电视就“相形见绌”了 。
同时,在当时的数据显示,用户家中电视的平均尺寸仅为42吋,屏体的大小也是影响3D体验的重要因素 。
文章图片
3D电视主要的消亡原因还在于,真正的3D影视资源的匮乏,资源才是真正支撑技术的最主要推动力,支持3D效果播放的影视资源本就并不丰富,而电视上带来的2D转3D的功能能够带来的也仅仅是“除了字幕3D,其他哪都不3D”的感受,而导致了电视中的3D功能被冷落,最终成为了葬送3D电视的罪魁祸首 。
文章图片
据多方的市场调查机构的数据表现来看,从2012年起3D电视的份额就在逐年下滑,从23%下降到16%,而支持3D片源的播放机在这段时间里更是从40%下降到了25% 。
3D功能已经逐渐不能成为一个有力卖点的时候,最终被市场所淘汰,笔者觉得这也确实在情理之中,更多的消费者购买一款产品,看重的不再是3D功能,而是诸如4K、HDR等更有吸引力的功能时,3D作为“锦上添花”功能筹码逐步降低的时候,各家厂商也就不愿意将更多成本投入其中 。
终究不比影院 3D电视与3D电影的区别
想要知道电影式3D与电视3D又哪些本质区别,首先我们要知道3D电视所采用的3D技术种类,它们主要分为“快门式3D”与“不闪式3D”两种,他们之间各有优劣,现在我们来看看快门式3D技术 。
快门式3D:
详细点说,就是把图像按帧一分为二,形成对应左眼和右眼的两组画面,连续交错显示出来主动快门式3D眼镜一直处于高速的开闭状态,画面不断的闪烁,出现拖影 。快门式3D技术的优点是3D图像清晰度高 。
但缺点也比较明显,例如眼镜的结构比较复杂,需要电池供电、价格高 。早期的快门式3D电视在显示3D图像时还容易出现亮度损失严重、容易闪烁、立体画面分离度不够等问题,长时间观看人眼的负担会比较大,眼睛就会比较累 。
文章图片
快门式3D眼镜(结构较复杂需要安装电池)
快门式3D的优点是,3D效果比较突出,可以保持画面原始的分辨率,技术实现起来比较容易,只要更新频率能达到要求,就能导入,以及视角范围宽泛 。
同样的缺点也不容忽视,快门式3D在戴上眼镜之后,画面亮度减少较多,3D眼镜的开合频率与日光灯等发光设备不同,在明亮房间观看舒适性低,3D眼镜快门的开合与左右图像不完全同步,会出现串扰现象 。
不闪式3D:
与偏光3D采用差不多的技术,两者其实区别不大,偏光3D显示,采用逐行扫描的技术,即是左眼收到的画面是中间有间隔的,而间隔的部分就是右眼收到的画面,两者组合才能成就高清,这样的话,画面效果就会串扰严重,图像清晰度差,如果1920*1080的全高清画面,到人眼睛里时只有1920*540的效果了;
不得以而采用面板覆盖偏光膜的方式来解决串扰问题,最终因没有解决响应速度的问题而使3D画面模糊 。
推荐阅读
- 8K|长虹电视发起全员“作战”号召:8K时代已经全面到来
- 净化器|被认作是“看天吃饭”的产品!曾经爆红的空气净化器连续5年销量下滑
- LG|电视也能“隐身”?LG Display拟推出透明OLED电视
- 投影仪|家用买激光电视还是投影仪?一文看懂二者本质区别
- 电视剧|《洛基》第二季导演确定 抖森和 欧文·威尔逊回归
- 英特尔|i9强无敌 i5默秒全:曾经的那个英特尔 它又回来了!
- 王思聪|王思聪买亏了!曾经9999元的1TB U盘仅售949元
- 电视|90%的人买电视都忽略了亮度:很少有厂商提及
- 电视剧|新版《仙剑奇侠传》电视剧赵灵儿路透 网友:可爱但不太仙
- ULED|实力碾压液晶电视!ULED电视实现画质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