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上海科创中心“十四五”规划发布,8项核心指标的2025年目标值定了( 二 )

8个重点产业发展;强化战略前沿技术突破 , 布局脑机接口、类脑光子芯片、6GX项前瞻性技术 。
科技也要为民生服务 , 践行人民城市建设理念 。 《规划》为此提出建设四个城市”——数字智慧城市、安全韧性城市、绿色低碳城市和健康活力城市 。 前阵子的城市内涝灾害提醒我们 , 建设安全韧性城市有多么重要 。 民生科技规划牵头人、同济大学教授李光明说 , 上海要构建城市综合防控和性能提升的技术体系 , 实现超大城市安全综合风险的自主识别、动态评估、智慧研判和主动预警 , 为城市安全应急响应打造数据驱动的精准决策系统 。
从人才到治理 ,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规划》共10章 , 第六至第十章都关乎体制机制改革 , 旨在构建人才体系、城市空间、创新网络、科普、创新治理等全方位举措体系 。
人才体系与城市软实力息息相关 , 上海要通过提升人才吸引力、文化塑造力来激活各类科技创新人才的创造力 。 石谦说 。 《规划》将科创人才分为6——世界一流高层次科创人才、杰出青年科创人才、基础前沿科创团队、重点产业领域科技人才、科技创业人才和科技服务人才 。 对6类人才要做到引育并举 , 一方面吸引外国和外地人才来沪 , 如扩大超级博士后计划影响力和覆盖面;另一方面加强本地人才培养 , 如发挥高校作用 , 加大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学等基础学科及前沿交叉学科的青年人才培养力度 。
在城市空间和创新网络方面 , 朱学彦表示 , 《规划》体现了中国特色、上海特点 , 在全市范围聚焦张江 , 加快构建各具特色的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 , 提高承载区的创新浓度;在全国范围强化科技创新引领推动国内大循环 , 引领长三角打造科技创新主引擎;在全球范围构建高水平国际创新网络 , 提升全球创新资源配置能力 。
在科普领域 , 《规划》提出构建城市科学文化 , 形成完备有效的科普供给体系:发展科学教育 , 注重培养青少年的科学兴趣和创新意识;加强科学传播 , 注重提升上海优质科普内容的创制能力;强化保障支撑 , 夯实科普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法律政策、标准规范、人才队伍、资源供给等基础 。
创新治理旨在构建更具活力的创新生态 。 石谦分析说 , 在创新生态的各类主体中 , 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得到高度重视 。 对于国有企业 , 《规划》指出要充分激发其创新活力 , 在薪酬分配、选人用人、股权激励等方面 , 充分体现国有科技企业差异化的发展需求;对于外资企业 , 要促进其发挥创新溢出效应 , 鼓励跨国公司在上海设立外资研发中心和外资开放式创新平台 。 在创新生态的各种要素中 , 金融应与科技深度融合 。 《规划》指出要强化科创板牵引作用 , 研究建立长期投资者制度 , 探索个股期权等风险对冲工具 , 提高保荐跟投机制的灵活性 。 在创新生态的治理体系中 , 政府扮演着重要角色 。 市科委等部门对新型研发机构的分类探索写入了《规划》 , 将其分为事业单位类、企业和社会组织类 。 前者从事战略性、前瞻性、颠覆性、交叉性领域研究 , 实施三不一综合管理(不定行政级别、不定编制、不受岗位设置和工资总额限制 , 实行综合预算);后者实施绩效评价和择优补助机制 , 引导企业和社会资本投入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领域 。

【十四五|上海科创中心“十四五”规划发布,8项核心指标的2025年目标值定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