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一颗小小芯片 为何会产生那么大的热

滚烫的手机,温度过高而死机的电脑,这些问题时常困扰着广大的使用者们,这背后的原因多半要归咎于芯片过热 。实际上芯片的发热问题不仅造成了使用上的不便,也给生产者们带来了巨大的技术成本,并限制了芯片性能的进一步的提升 。
一颗小小的芯片为何会产生那么大的热量?芯片的性能与发热量有什么关系?工程师和科学家们又是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就将为你揭晓以上问题的答案 。
一,功耗是芯片的梦魇
1965年,英特尔创始人之一的戈登·摩尔提出了经典的摩尔定律, “每18个月性能提升一倍,价格降低一半”,这条金科玉律就像一座路标,指引着行业发展的方向与节奏 。随之而来的就是更小的晶体管,频率更高的CPU,集成度更高的数字电路和更低的成本 。一代又一代的芯片和电子产品由专用走向普及,并逐渐渗透到了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 。
也正是如此,人们打开了数字世界的大门,看到了前所未见的光景 。但与此同时,芯片性能的跃升也逐渐遇到了瓶颈……
【芯片|一颗小小芯片 为何会产生那么大的热】以栅极氧化层为例,在采用CMOS数字电路构造的CPU里,它起到关键的绝缘作用 。栅极氧化层不仅要保证表面平整,不能有缺陷,为了符合半导体工艺标准,它的厚度也有一个理论的上限值 。当制程工艺由90nm向65nm过渡时,虽然芯片的集成度得到了提升,但是想要将小于2nm的这层栅极氧化层的厚度继续降低,却是十分困难 。这一技术难题让英特尔这样的芯片巨头也为之头疼 。
随着芯片的加工工艺精度进入原子级别,任何缺陷都被会被无限放大,比如在内部结构中仅仅缺少一个原子的厚度,就可能引起非常大的漏电流,这样的漏电流不仅白白浪费了电能,更是引起芯片严重发热的原因 。以早期的英特尔奔腾四CPU为例,有一半的功耗就是由于漏电被浪费了 。
如今的CPU的单核速度可达到4GHz,算力的提升也带来了功耗和发热量的水涨船高,这时如果还照方抓药式地采用传统的风扇降温,CPU内部的热量就会迅速攀升甚至将其融化 。为了兼顾算力和功耗,工程师则采用了双核芯片及多核的方法,走多核芯片路线以分担单颗CPU的工作负荷间从而降低功耗和发热 。除此以外,此后材料的革新,也能够对功耗和散热起到了非常大的优化作用 。
二,神秘的测试
测试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就像学生时代的临考前,老师们千叮咛万嘱咐的一句话:做完题目别着急交卷,先检查检查,在半导体制造过程中更是如此,从芯片的制造到交付出货期间,芯片测试已成为了不可或缺的环节 。
在所有电子元器件的制造工艺里面,存在着去伪存真的需要,为了实现试验的过程,就需要各种试验设备,这类设备就是所谓的ATE(Automatic Test Equipment) 。
ATE是一种通过计算机控制,进行芯片、电路板和子系统等测试的设备,通过计算机编程取代人工劳动,自动化地完成测试序列 。ATE的应用场合涵盖集成电路整个产业链,主要包括了芯片的设计验证、晶圆制造相关的测试到封装完成后的成品测试 。
ATE市场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960年代,早期的半导体测试设备发展并不完全是由独立的设备商引导,而是由半导体制造公司主导 。仙童半导体(Fairchild)、德州仪器(TI)等制造企业生产ATE都是用于内部使用,而从1980年代起,ATE领域开始进行整合,2011年惠瑞捷(VERIGY)被收购后,形成了以泰瑞达(Teradyne)和爱德万测试的双寡头格局 。
回顾ATE的发展史,可以说泰瑞达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早在1960年,两位麻省理工高材生在波士顿创立了泰瑞达公司 。如今,在波士顿总部的展示区域,依旧陈列着世界上第一台ATE设备D133,它是1961年推出的第一台二极管测试机,标志着自动测试设备迈入全新纪元 。Teradyne(泰瑞达)的命名颇有意思,名字中的"Tera"取自10的12次方的前缀,"dyne"是力学的单位 。如此命名,也意味着这家公司将是一股不容小觑的巨大力量 。
从70年代到80年代早期的十年间,集成电路经历了由小规模到中规模再到大规模和超大规模的变迁 。这时计算机控制的测试系统成为主要的测试设备 。80年代中期,随着门阵列器件的成功开发,对于测试方面要求达到了256管脚,速度高于40MHz 。进入到90年代,单片处理器单元(MPU)的问世也带来了高速高管脚数的ATE 。随后多媒体器件的出现使ATE变得更加复杂,需要同时具有数字电路、模拟电路和存储器电路的测试能力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