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子|文汇路创变记 是大学城学子梦想起航之地( 四 )


潘栩彦后来不时收到来自商户、居民、街道各方的反馈 。 大家对营造节的肯定与支持 , 让他心中曾经有过的些许“不确定”一一落地 , 对未来进一步拓展工作思路、为“大家的文汇路”创设更好的软硬件环境充满了信心 。
作为文君“社区营造实践”课程的常驻助教、此番营造节最核心的指导教师之一 , 2010年毕业于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环境艺术专业的金静 , 在忙于自己的专业社区营造工作之余 , 也会不时回忆起营造节当天的场景 。
回望整个社区营造的过程 , 金静尤其看重学生能否把这个社区当作自己的街区去看待、去创造 。 在金静看来 , 撬动社区活力、激发社区成员跟街区连接的支点 , 不一定越大越好 。 “毕竟老师学生精力有限 , ‘造节’类型的事牵扯的精力较大 。 如果项目切入点小一点 , 说不定更有利于精耕细作 。 选择适合本地频率与特征的切入点 , 还有利于把相关的探索做得更深入、细致一些 。 ”
除了举办营造节这样的节庆活动 , 文汇路还可以做些什么 , 调动各方主体的“共创”积极性 , 让文汇路变得更好?
2020年底 , 文君的学生们专门做过调研 。 受访者普遍感到文汇路“街区文化氛围不浓厚 , 尚未凸显大学城的优势” 。 其中 , 69.26%的受访者希望文汇路“社区文化氛围更浓厚、更富活力” , 66.15%的受访者希望“促进大学城社区、校区、商户与政府之间的互联互通” , 50.97%的受访者希望文汇路“成为更有活力的创意街区” , 49.03%的受访者希望可以在文汇路“通过更丰富的活动 , 结识更多朋友” 。 这一结果与学生们通过街采、一对一访谈获得的结果基本一致 。
带教校学生通讯社是施晖的日常工作之一 。 这让他有机会见证不少学子一路成长、踏上社会、实习见习、入职创业 。 从这个角度而言 , 施晖认为 , 文汇路除了是一条“学生街” , 更应该是一条趣味之路、情感之路、成才之路 。 “目前 , 大学城周边可以为学子们提供实习、创业等机会的地方 , 还是少了一点 。 大学本科是学子们踏上社会前的过渡阶段 , 需要空间去尝试、去寻找自己未来的各种可能 。 ”
【学子|文汇路创变记 是大学城学子梦想起航之地】如今在同济大学工作的钟晓华也提出了类似的建议 。 在她看来 , 文汇路是大学城学子梦想起航之地 , 未来可以布局更多与学习、生活、社会实践、创新创业有关的元素 , 尤其要让学子有更多在大学城就可以完成经验积累的机会 , “如此一来 , 大学城对学子、对年轻人群的吸引力 , 才有可能一直持续地滚动下去 。 在这方面 , ‘环同济圈’产学研合一的发展经验可以提供借鉴 。 ”钟晓华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