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色瓷|越窑瓷器鉴定之烧制和釉色特征

秘色瓷|越窑瓷器鉴定之烧制和釉色特征

文章图片

秘色瓷|越窑瓷器鉴定之烧制和釉色特征

越窑是我国闻名遐迩的青瓷窑之一 。 越窑青瓷是中国最久远的瓷器之一 , 是世界公认的“瓷母” , 越窑烧造瓷器历史悠久 , 从西周原始瓷到唐宋秘色瓷 , 从未间断 , 唐代越窑青瓷成为皇室贡品 , 唐诗人陆龟蒙用“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赞美越窑青瓷的典雅秀美 , 对其釉色清澈碧绿、如冰似玉的光泽 , 给人以一种捉摸不定的感觉 , 誉称为秘色瓷 。 本文将介绍越瓷的烧制和釉色特征 。

一、装烧的方法
在鉴定中 , 辨别器物的装烧工艺十分重要 。 因为每个窑口装烧工艺除有共性以外 , 还有它自己的个性 , 这个个性就越窑而言 , 恰恰为我们鉴定提供了一个依据 。
越窑器物装烧 , 首先应考虑它是否用匣钵装烧还是明火迭烧 。 这是中第一个直觉 。 凡是用匣钵烧器物 , 其内底可以说是没有支烧印痕 , 仅仅在外底有一周泥点印痕 。 内底中没有泥点印痕的器物 , 其时代不会早于中唐元和朝 。 凡是在内底和外底均有泥点支烧印痕的器物 , 可以他定是明火迭烧 , 其时代可以早到初、盛唐时期 , 晚至北宋元祜、政和朝 。

肯定了匣钵装烧还是明火迭烧之后 , 就要判别这件越瓷的相对年代 。 仅仅说唐、五代、北宋 , 这宽度实在太大 。 为了更接近相对年代 , 我们就要进一步研究迭烧段或枷烧段的具体工艺 , 反映在器物上遗留的支烧泥点印痕十分重要 , 泥点印痕的排列形式与泥点印痕的形式则是一个关键 。
1)初盛时期 , 随着人们从席地而坐逐步发展成用桌椅配套座饮、会客 , 因此许多瓷器从较大器形逐步为端巧多样的造型所代替 。 施釉也由半釉向满发展 。 所支烧的器物 , 例如碗类 , 往往用豆状的泥点 , 排列在内底 , 颗粒一般四至六颗不等 , 在成品中肉眼可以看到遗留的泥点印痕;在碗的外底也遗留了四到八粒豆状粉红色印痕 。 在罐、壶类的底部则留下灰白色豆状泥点印痕 。 这种豆状的泥点所反映的情况 , 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信息 , 它的生产年代是在初盛唐时期 , 可根据纪年器物提借助的标准泥点 , 确定相对或绝对年代 。 例如唐元和十四年罂底部的泥点就是标准形式 。
2)中唐晚期到晚唐 , 越窑窑工在间隔窑具的使用上有很大的创新 , 各种形式的间隔窑具的出现 , 反映在使用时泥点遗痕也有很多变化 。 初盛唐所用间隔窑具粗大 , 用泥点分隔颗粒也就硕大 , 中晚唐时大量采用薄形间隔具 , 因此泥点的分嘏亦采用了比豆状更为好看的松子状泥点 , 松子状排列细密有规律 。 匣钵烧的器物则同样在内底无泥点印痕 , 玉壁底碗、盘的外底排列较疏松 , 烧成后处呈微微的粉红色颗粒状或松子状形遗痕 , 这种器物上的遗痕是胎体中氧化铁的反映 。 这种现象在“贡瓷“与纪年器物上都较典型 。
3)五代时期 , 越窑生产器皿不但品种丰富 , 而且釉色青翠、湖绿 。 在间隔窑具制作上也应物帛宜 , 极其规整 , 所遗留的泥点支烧印痕也与晚唐时期大不一样 。 首先是采用的间隔窑具是扁平、扁饼形式 , 因此散布的泥点多呈长条形 , 松子状 , 排列稀而有规律 , 这一现象一直持续到五代前期;五代后期时上林湖、东钱湖、与上虞典型窑址遗存与纪年器物下支烧泥点印痕在盘、碗一类的器底下 , 多为三、四条 , 中间尚有空隙 。 这种支烧印痕的时代在吴越开运朝后一直沿用 。
4)北宋前期 , 由于越窑各大窑场中大量使用各种大小不等规格的垫圈(环)及扁平(圆)形、环形间隔窑具 , 因此在各类器物内外中均布长条形 , 烧制后留下的遗痕排列紧密 , 有的窑中 , 则近似相连 。 凡这种印痕我们从纪年墓中标准印痕看 , 应是北宋前期之物 。
总之 , 在鉴定中要十分注意泥点印痕的变化与特征 。 支烧特征也不是所有窑口都有 , 但可以说绝大多数窑口都有自己的支烧特征 。 湖南长沙窑唐代器物中 , 它的支烧印痕在碗、盘、壶类中找不到像越窑这样的支烧印痕 。 这由于长沙窑是一个著名的民窑 , 它所烧制的壶类因施釉不到底部 , 不存在着粘釉 , 所以它也不需要泥点等间隔窑具 , 因此也就在器物上没有遗留任何印痕 。 在盘类的内底有的也不施釉 , 因此迭烧也不会粘釉 , 也就没有支烧印痕 。 在碗类虽在匣钵中烧制 , 但圈足部分不上釉也就不可能遗留有间隔窑具的印痕 。 这为我们鉴定该窑器物提供了一个依据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