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谈版权“蛋生鸡”:“二次创作”作者和平台须有边界感

6月1日起 , 新版著作权法正式施行 , 将包括短视频在内的“视听作品”纳入保护范畴 。 但是 , 法律更多时候是发挥震慑作用 , “二次创作”作者和平台须有边界感 , 怀着对法律的敬畏之心 , 调整自己的商业模式 。
【媒体谈版权“蛋生鸡”:“二次创作”作者和平台须有边界感】谁能想到呢?明争暗斗多年的爱奇艺、优酷、腾讯视频会变成“友商” , 携手声讨抖音、快手、B站等短视频平台;一直你追我赶的抖音、快手、B站也就地抱团 , 合力反击有关吐槽 。
明面上 , 双方争议的焦点是能不能利用电影、电视剧、综艺等内容进行“切条搬运”和“二次创作” 。 短视频平台上 , 这些“三分钟看××”播放量轻松过千万次 , 但与购买、自制原创作品相比 , 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
所以 , 爱奇艺、优酷、腾讯视频一致用“盗版”来斥责“二次创作” 。 抖音方面的回应也很绝 , 直接甩出了一份精心制作的“字节跳动遭遇腾讯屏蔽和封禁大事记(2018-2021)” 。
意外吗?其实也不 。 今年4月 , 借着世界知识产权日 , 爱奇艺、优酷、腾讯视频联合500多位艺人提出“二次创作”的版权问题 , 将某些短视频平台打了个措手不及 。 近日参加第九届网络视听大会 , 双方早就憋着一口气 , 做好了PPT , 就等着亮剑了 。
版权背后是流量 , 平台怎能不着急?据说当初腾讯视频购买《如懿传》的版权费高达8.1亿元 , 可现在 , 用户却在短视频平台上看各种“切条搬运”“二次创作”片段 , 甚至有20多分钟的版本 。 用户看得过瘾 , 流量哗哗地流到了短视频平台 。
类似的情况数不胜数 , 冲击了长视频的商业模式 。 按长视频平台原先的设想 , 斥巨资获得作品版权 , 好比买了会下金蛋的母鸡 , 有的金蛋能孵出会员费 , 有的能孵出流量池 , 有的能孵出广告收入 , 还有的能孵出提前点映的额外收费 。 有了钱 , 就可以接着买金鸡、下金蛋 , 循环往复 , 做大做强 。
现在来了截和的 , 把金蛋搬去了短视频平台 , 还一只接一只地孵小鸡——近几年 , 短视频平台发展迅猛 , 用户规模、用户时长与商业回报均实现对长视频行业的反超 。 表现在资本市场 , 爱奇艺、优酷、腾讯视频等至今亏损 , B站、快手等市值却一骑绝尘 , 未上市的抖音更被寄予厚望 。 虽然“切条搬运”和“二次创作”只是贡献了一部分功劳 , 但长视频平台也已经不想再免费扶持短视频平台了 。
6月1日起 , 新版著作权法正式施行 , 将包括短视频在内的“视听作品”纳入保护范畴 。 坦白说 , 什么叫“适当引用”“合理使用” , 边界依然模糊 。 这个在世界范围内都是难题 。 但法律更多时候是发挥震慑作用 , “二次创作”作者和平台须有边界感 , 怀着对法律的敬畏之心 , 调整自己的商业模式 。
目前短视频平台自知理亏 , 已删除了大量侵权短视频 , 只是流量诱人 , 不想轻易放弃 。 4月份 , 有大批“二次创作”作者发声 , 称自知涉嫌侵权 , 但个人创作者难以对接大量版权方 。 这也提醒有关方面 , 在维护权利人合法权利的同时 , 要便于使用方、平台方合法使用 。 部分短视频平台已表示愿意批量采购存量版权 , 开放给平台内的创作者 。 中国电影著作权协会等组织应借鉴音著协、音集协的集体管理机制 , 抓紧协调 , 降低维权、监测和交易成本 。 只要定价合理 , 各方不难达成合作 。
再讲个他山之“熊”的故事吧 。 2010年 , 日本熊本县推出吉祥物“熊本熊” , 将形象版权免费授权给本国企业使用 , 2018年又宣布外国企业仅需5%至7%的版权费即可获得形象授权 。 由此 , 这头有两坨腮红的黑熊获得了大批拥趸 , 红遍全球 , 随之带动熊本县的旅游经济发展 。 平台及版权方不妨借鉴一下 , 以更务实的态度尽快解决版权争议 。
最近 , 很多新片的版权方开始向短视频大V提供素材 , 花钱请他们进行再创作 , 以吸引潜在观众 。 而且 , 新版著作权法保护“二次创作”著作权 , 其实有利于“二次创作”发展 。 未来 , 正版“二次创作”将是影视剧宣发的重要渠道 , 高质量的大V号有望获得更多资源 , 合法合规地挣钱 。 从这个意义上说 , 这次维权也许就是长短视频携手走向正版时代的契机 。
(原题为《版权“蛋生鸡” , 边界在哪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