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忙于论文,临床败给科研:被“排行榜”搞坏的医院生态( 二 )


更通行的做法 , 是对标排行榜搞“任务分解”——评审重视什么指标 , 就把指标拿来作为考评项目 , 分摊到每个医生头上 。 有转正、评优、晋级、升职迫切需要的中青年医生 , 成为医院“层层传导压力”的重点对象 。 有年轻医生说 , 为了转正和评职称 , 一些年轻医生搞注水甚至造假“科研” 。 随便打开一个临床医生的手机 , 都可以看到各种推销信息 , “论文贩子”不停地问你要不要买论文 , 要不要“科研服务” 。
3 医界呼唤更科学的评价体系
“我不关心这个医生发了多少篇论文 , 我只关心他能不能给我做好手术 。 ”有患者接受半月谈采访人员采访时说 , 医院排名是不是合理 , 要看这个排名能不能激发医生对提高医术的追求 , 引导医院和医生提升医疗服务能力、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
一些医生直言 , 临床和科研应平衡发展 。 希望有关部门制定更完善的临床医生评价体系 , 医疗职称与教学职称分离 , 科研指标的要求可用于教学职称(副教授、教授)评价 , 医疗职称(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可按医疗工作指标来评价 。 对医师同时有教学职称的 , 在待遇上体现差别 。
北京协和医学院教授张宏冰建议 , 给教学医院年轻医生一到二年全职科研培训时间 , 让其主要做疾病导向的临床医学研究 , 适当协助科研人员开展实验室的基础医学研究 。
【医生忙于论文,临床败给科研:被“排行榜”搞坏的医院生态】湖南省医院协会副会长李爱勤说 , 科研是建立在临床之上的临床总结与提高 , 大型三甲医院要适时适度开展科研 , 但在年轻医生的评价上不能唯科研一概而论 。 一位资深医生认为 , 不能唯科研至上 , 忽略临床和病人 , 甚至因为科研成果欠缺就对一个优秀的临床医生搞“末位淘汰”“一票否决” 。 (采访人员:帅才 苏晓洲)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