赚钱|除了996和摸鱼 现代年轻人还能怎么赚钱?

赚钱更容易,但「收入」依然很难 。
一项调查发现,如果今天你问美国孩子长大以后想做什么?11% 说想成为宇航员,而 29% 的人说想成为 YouTube 明星 。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时代不同了,在数字世界里,「成为有影响力的人」的实现方式变得多种多样 。
一些更加惊人的数据显示:
那个在 YouTube 上做玩具开箱的 10 岁男孩 Ryan Kaji 2020 年赚了 2950 万美元;
赚钱|除了996和摸鱼 现代年轻人还能怎么赚钱?
文章图片
「卡戴珊家族」的 Kylie Jenner 每条 Instagram 广告收费 100 万美元;
20 岁的 Addison Rae 是 TikTok 上收入最高的网红,TikTok 不仅给她带来一年 500 万美元的收入,也让她从素人摇身一变,创建了一家化妆品品牌……
安迪·沃霍尔「未来每个人都能当上 15 分钟的名人」的断言成真 。原来「好莱坞式」的造星方式变了,所谓名人能跟用户、消费者产生更加直接的联系,他们把自己的技能特长和兴趣爱好变现,反过来推动很多「新职业」的诞生 。
公众号写作者,短视频创作者,B 站 UP 主…在国外分别对应 Medium 作者,TikTok 网红,油管 UP 主,他们都可以被统称为内容创作者 。
源起 Blog,内容创作本是一门古老的行业,如今却在美再次受到重视,甚至受到资本青睐 。是围绕服务创作者的平台和工具有了新的产品创新,还是创作者开创了新的变现方式,让所谓创作者经济(creator economy)迎来繁荣?
数字世界里的交付和获得
「你想不想控制我的生活?」15 岁的 Lev Cameron 在一款名叫 NewNew 的产品上说道 。Cameron 在 TikTok 上有 3300 万粉丝,NewNew 上有很多类似 Cameron 的创作者,他们可以在平台上发起任何投票,比如「我今天穿什么衣服?打哪款游戏?跟谁见面?」,由粉丝付费投票去帮创作者做一些日常决策 。
如果 80% 投票让 Cameron 穿绿色毛衣,即便他不想,也得照做 。当然有多少人愿意付费完全取决于你的受欢迎程度 。NewNew 说这就相当于买了「个人股」 。
类似帮助创作者变现的产品层出不穷 。他们的思路主要来自一款在 2013 年成立的平台——Patreon,当时创始人 Jack Conte 希望通过众筹的方式养活他的乐队和音乐工作室 。每月向你最喜欢的创作者,可以是音乐人、游戏开发者、YouTube 主播,打赏 10 美元,以支持他们推出新的内容项目 。
在这基础上,也有 Buy me a coffee 这样的产品出现,用户在上面花相当于一杯咖啡的钱支持创作者,创作者拿到钱,爱怎么花就怎么花,用户并不能得到直接的好处,是真真实实的「用爱发电」 。
靠着这样的数字工具,创作者可以将他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变现,前提是他有一定的粉丝基数 。围绕着创作者角度开发方便和直接的工具,从一定上说明,创作者在内容生产、分发、触达链条上的「份量」正在发生变化 。
上世纪 90 年代对于「创作者」的定义是很局限和传统的,比如作家、演员、音乐家等等 。用知名科技博主 Ben Thompson 的话说,电影院是被「稀缺性」定义的,电影院就那么多,必须有一个人判断什么内容做出来会有价值,会成为热门 。
所以我们的内容消费时间是被少数媒体巨头控制的,做内容的人必须受雇于媒体公司,采访人员按照编辑的要求写报纸 。没有互联网的辐射作用,开一场音乐会一名音乐家所能召集而来的线下观众是有限的,他的变现能力也是有限的 。
直到现在,互联网内容分发平台呈现出一个从「中心化」向「分布式」的转变,有一些垂直方向平台出现 。
Li Jin(创作者经济领域投资人)曾经做过一个列表,总结了过去十年涌现的垂直工作平台 。没有这些平台出现之前,Craigslist(美国版 58 同城)是连接供需的「线上人才市场」 。当对于一个行业的需求越来越多,反过来促使供给增多并且专业化,促成很多垂直方向的工作平台出现 。也就是现在很多平台都会自称「XXX 领域的 Uber」,平台做好供需匹配的事情,而提供服务的一方还是供给方来 。
赚钱|除了996和摸鱼 现代年轻人还能怎么赚钱?
文章图片
利用数字平台,供给方能提供的服务多种多样,可以是一堂课,一份独家报道,一部成人电影,一张自拍,甚至 NewNew 上五分钟对于「爱豆」的控制权 。互联网技术降低进入供给方的门槛 。这也是 Ben Thompson 所说,这个时代下「丰富性」代替了「稀缺性」 。创作者从传统意义上开始泛化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