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报三大微信社群中 , 我们抛出了“怎么看啃老”这一话题 , 顿时掀起了讨论热潮 。 群内有老年人 , 有中年人 , 也有年轻人 , 他们从不同角度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 看待“啃老” , 主要有三种声音 。
一部分网友认为 , 子女成年后就要学会独立 , 父母长辈不能再被肆意索取 , 老人要学会坚决说不;一部分网友则认为 , 要把“啃老”行为放到时代背景中去看 , 现在年轻人生活压力大 , “啃老”也算是一家人的互帮互助 , 反而是亲情的体现;还有的认为 , 对“啃老”现象应该灵活处理 , “啃”方和“被啃”方都要摆正心态 , 要采取合适的方法 , 既保留亲情 , 又控制风险 。
对无度索取坚决说“不”
@老张:我身边有这样一个家庭 , 儿子大学毕业来杭州工作 , 举全家之力买了婚房 。 老两口买菜做饭、打扫卫生、陪孙子玩 , 每天忙忙碌碌 。 小两口下班回家 , 吃完“现成饭” , 连碗都不洗 , 就躺在沙发上玩手机 。 小夫妻从不给老人生活费 , 明明有能力却依赖老人供养自己的小家庭 。 老人失去了晚年的自由时光 , 透支了身体 , 还搭上了自己的养老金 。 对这样的“啃老” , 我们应该坚决说“不” 。
@李天王:一味“啃老”要不得 。 我认为 , 要进行正能量宣传 , 树立典范 , 宣扬正气 , 使“啃老”者知耻而止 。 要依靠社会力量 , 及时发现、帮助被“啃”的老年人 , 让他们学会保护自己 。 同时对“啃老”者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讲之以法 , 鼓励自力更生 , 重归孝道 。
@姚远:一个家庭摊上了“啃老族” , 苦的是老人 , 同时也是社会长治久安的隐患 。 “啃老族”多半是父母惯出来的 , 所以父母一定要从小培养孩子自力更生的能力 , 决不能让其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 一棵小树苗 , 需要有好的环境、土壤 , 才能长成参天大树 。
@金飞龙:后辈有能力却不劳动 , 生活全赖长辈 , 这是不可支持的“啃老”;长辈已陷入需要赡养的困境 , 后辈却仍向长辈榨取 , 这是不可容忍的“啃老” 。 换个角度看 , “啃老”是父母长辈溺爱的苦果 , 孩子能自食其力时不适时“断奶” , 甚至成婚后仍然如此 , 后辈“啃老”便成自然 。 所以 , 消除“啃老”必先去宠 , 根除“啃老”应从家庭抓起 。
【子女|“啃”或“不啃”且听他们的观点】适度“啃老”促和谐
@李天麒:有能力的老年人 , 在子女困难时(如失业、生病)给予点帮助 , 这不是“啃老” , 而是爱护 。 在子女买房、结婚时量力而行帮一点 , 逢年过节发发红包 , 老人们自己觉得骄傲、开心 , 这也不算是“啃老” 。 老年人乐意帮助的是“亲” , 被迫无奈的是“啃” 。 任何事情都要具体分析 , 每个家庭 , 成员不同 , 经济条件不同 , 面对的问题也不同 , 要区别对待 , 不能一概以“啃老”论之 。
推荐阅读
- “我替你妈管教你”,婆婆伸手一耳光,隔天亲家让她跪地道歉
- 情感段子|“女婿,不给小舅子买房,就让我女儿离婚”“托你的福,早离了”
- “我的心态崩了:我的彩礼2万,弟媳的20万,那我算什么?”
- “我父母打工多可怜,你拿嫁妆还二十万债”,媳妇这样反驳很霸气
- “你自己生娃还不辛苦吗?别祸害我了”,26岁女孩这番话太现实
- 杨振宁|传播“杨振宁去世”假消息的博主道歉:将自罚停博至少 3 个月
- 真心|跟一个男人在一起,他从没跟你聊过这“两个字”,就不是真心爱你
- “我婚前攒了30万,首付了一套自己的房子,被父母移出了家庭群”
- 一个已婚男人的经验之谈:做老公的要“狠”,婆媳关系才能好
- 再甜蜜的婚外恋,最终也逃不过“两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