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挺开心的呀 , 食堂饭菜不错 , 课业压力也还行 。 ”
我听到这句话的时候 , 看到舍友正举着手机通话 , 桌上堆满了专业书 , 手边还有半块面包 。
通话结束 , 大概是注意到了我刚才的动作 , 舍友有些尴尬地笑笑说:“没办法 , 他们又帮不了我什么 , 倒不如说得好听一些也能让他们安心 。 ”不用问就知道 , “他们”指的就是父母 。
我身受同感 。 上了大学之后 , 与父母的交流从一日三餐迅速缩减成了短时间的通话和碎片化的微信聊天 。
原来即时的信息慢慢地变成了留言 , 每一次时隔数小时的一问一答中间隔着的是生活节奏的“时差” , 是失去了相同的一日三餐四季的落差 , 也是他乡和故乡的距离 。
文章插图
在这些令人失落的客观条件之下 , 好像只有说些开心的事情才会让它们显得没有那么糟糕 。
所以更多时候 , 我们选择让顺着网线传输的信息是开心的、是让人安心的 。 久而久之 , 容易养成一种习惯——“报喜不报忧” 。
@X两个字的张
生活在外 , 打电话都是报喜不报忧 , 有啥都能自己担着 , 告诉自己慢慢就习惯了 。
@小禹不好惹
以前总想不明白为什么子女在外边报喜不报忧 , 现在我变成了那个在外边的女儿 , 然后我明白了 。
@zxyayaya
我突然觉得生活好像真的没有“容易”二字 , 也不会再把很多事情告诉别人 , 因为始终不会有人感同身受 。 报喜不报忧 , 以前是对家人 , 现在是对所有人了 。
前几天 , 看到微博中有一个关于“生活中你会向父母报喜不报忧吗?”的投票 , 而网友们的答案几乎压倒性地偏向了“会” 。
文章插图
01 选择“会”是一种成长
为什么选择“报喜不报忧”?
有些人觉得这是一种长大的表现 。 小时候 , 我们会把一切问题向父母坦诚倾诉 , 之后会得到一些不一定正确但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 。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 , 具备了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之后 , “向父母倾诉”好像成为了“没有主见、不够成熟”的代名词 , 所以一部分人选择了刻意回避 。
文章插图
微博截图@脾气暴远离我
有些人觉得这是一种“避重就轻”、善意的谎言 。 那些事无巨细的阐述、那些一丁点不经意流露出的不愉快 , 都会变成父母无限的担忧 。
傅首尔曾经在一期关于“应不应该对父母报喜不报忧”的《奇葩说》节目中说:“父母对待我们的不开心比我们自己要认真得多 , 我们的不开心很快会过去 , 而父母会因为我们的不开心而一直过不去 。 ”
推荐阅读
- 儿媳怀孕,婆婆要求做饭伺候一家人,儿媳:谁吃谁做,我点了外卖
- “我替你妈管教你”,婆婆伸手一耳光,隔天亲家让她跪地道歉
- 情感段子|“女婿,不给小舅子买房,就让我女儿离婚”“托你的福,早离了”
- “我的心态崩了:我的彩礼2万,弟媳的20万,那我算什么?”
- 爷爷去世留150万,小叔子抢夺家产,谁曾想收款人就我一人名字
- “我父母打工多可怜,你拿嫁妆还二十万债”,媳妇这样反驳很霸气
- 母亲去世后,跪着说要养我的继父没有再娶,一篇日记让我不知所措
- “你自己生娃还不辛苦吗?别祸害我了”,26岁女孩这番话太现实
- 亲妈的话让我恨了后妈16年,亲妈突然回来后,还给后妈送一套房
- 婚后3年才发现我是一个同妻,我真的心痛到无法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