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钓鱼穷三年”

|解读“钓鱼穷三年”

文章图片



说起钓鱼 , 人们应该都会想到““钓鱼穷三年 , 玩鸟毁一生 , 一朝学会狗撵兔 , 从此踏上不归路 。 ”
这句话真的是这样么?“玩鸟毁一生 , 一朝学会狗撵兔 , 从此踏上不归路 。 ”是不是真的我不知道但是咱来说一说“钓鱼穷三年” 。
要说钓鱼咱就先说一说钓鱼是怎么来的 。 钓鱼运动起源于古代的劳动过程 , 可追溯到几十万年之前 。 中华民族的先人就是靠以捕鱼为食 。 考古学家在西安半坡文化遗址中 , 就发现了大量骨制鱼钩 。 这足已证明 , 中国钓鱼习俗在新石器时期的母系氏族社会已经存在 。 那时的摸鱼、叉鱼、棒鱼、射鱼、网鱼和钓鱼 , 都是古代人谋生的劳动手段 。 当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 , 发展到封建社会时期 , 才逐渐形成了一种体育运动 , 才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 。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人以鱼 , 不如授之以渔 , 授人以鱼只救一时之急 , 授人以渔则可解一生之需 。 ”由此可见钓鱼在古代是一种谋生的手段 。

那么问题就来了 , 在古代钓鱼是一种谋生的手段、一种生存的技能为何会有“钓鱼穷三年”之说呢?“要想鱼上岸全靠粮食换”在古代生产力不高 , 没有足够的食物 , 为了钓到鱼只好委屈自己省吃俭用而且刚开始钓鱼的时候是有一个摸索的阶段(钓鱼的朋友应该都深得体会) 。 等到有一定的经验了生活就会慢慢的好起来了 。 这就是“钓鱼穷三年” 。 当然这里面的“三年”不一定真的需要三年的时光 。
【|解读“钓鱼穷三年”】现在钓鱼并不是为了生计 , 单纯的以娱乐为主(职业钓鱼人除外这类人在钓鱼大军里面毕竟占了很少的一部分) 。 买鱼竿、买鱼线、买钓箱等 , 凡事都有一个度 , 懂得调节 , 知道劳逸结合的度 , 不然就真的是玩物丧志了 , 不过话说回来 , 我们现在每个人抱着手机 , 算不算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