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生物谷原创整理 , 欢迎分享 , 转载须授权
近日 , 由剑桥研究人员领导的一个团队在《Nature》杂志上发表文章 , 报道了在接受恢复性血浆治疗的免疫受损患者的情况下 , 他们如何观察到SARS-CoV-2突变 。 特别是 , 他们看到在新变体中也出现了导致英国再次大规模 “封锁” 的关键突变 。
研究小组使用实验室创建的病毒变体 , 发现其遗传密码的特定变化 , 是该病毒在细胞上的感染性是普通菌株的两倍 。
文章插图
病毒表面的刺突蛋白结构使其具有特征性的冠状形状 , 病毒利用这种蛋白质附着在宿主细胞表面的ACE2受体上 , 使其进入细胞 , 劫持其机器 , 使其在人体中复制和传播 。 当前使用或正在试用的大多数疫苗都以刺突蛋白为靶标 , 人们担心突变可能会影响这些疫苗的功效 。
英国剑桥领导的COVID-19基因组学英国(COG-UK)联盟中的英国研究人员已经鉴定出该病毒的一种特殊变体 , 其中包括可能使其更具传染性的重要变化:部分刺突蛋白中的ΔH69/ΔV70氨基酸缺失 , 这是该变体的关键变化之一 。
尽管已多次检测到ΔH69/ΔV70缺失 , 但直到现在 , 科学家们还没有看到它们在患者中出现 。 但是 , 在今天发表在《Nature》杂志上的一项研究中 , 剑桥大学的研究人员记录了这些突变如何出现在COVID-19患者中 。
相关患者是一名七十多岁的男子 , 他先前被诊断出患有边缘B细胞淋巴瘤 , 最近接受了化学疗法 , 这意味着他的免疫系统受到严重损害 。 入院后 , 为患者提供了多种治疗方法 , 包括抗病毒药物瑞德昔韦和恢复期血浆(血浆中含有从成功从系统中清除病毒的患者血液中提取的抗体) 。 尽管他的病情最初稳定下来 , 但后来却开始恶化 。 他被送入重症监护室接受进一步治疗 , 最终死亡 。
在患者住院期间 , 总共分离出23种病毒样本 , 其中大部分来自他的鼻子和喉咙 , 研究人员正是在这些序列中观察到了病毒的基因组突变 。
在最初的两次疗养恢复血清后的第66天至第82天之间 , 研究小组观察到病毒种群发生了显著变化 , 带有ΔH69/ΔV70缺失的变异体以及称为D796H的刺突蛋白突变成为优势 。 尽管这种突变最初似乎已消失 , 但在进行第三次瑞姆昔韦和恢复期血浆治疗后再次出现 。
“最终获胜的病毒(具有D796H突变和ΔH69/ΔV70缺失)最初在康复血浆疗法中占据上风 , 然后被其他毒株取代 , 但在恢复治疗后又重新出现 。 ”
在严格控制的条件下 , 研究人员创建并单独测试了带有ΔH69/ΔV70缺失和D796H突变的病毒 。 合并的突变使病毒对恢复期血浆的中和作用不那么敏感 , 尽管看起来单独的D796H突变是导致血浆中抗体敏感性降低的原因 。 在没有血浆的情况下 , 仅D796H突变会导致感染丧失 , 这是病毒为了逃避免疫压力而获得的典型突变 。
研究人员发现 , ΔH69/ΔV70缺失本身使该病毒的感染性比以前的优势变体高两倍 。 研究人员认为 , 缺失的作用是补偿由于D796H突变引起的传染性丧失 。
Gupta教授补充说:“鉴于疫苗和治疗方法均针对我们在患者体内发生突变的刺突蛋白 , 因此我们的研究提出了令人担忧的可能性 , 即病毒突变可能会战胜我们的疫苗 。 ”
【sars-cov-2|Nature:SARS-CoV-2慢性感染会引发突变】资讯出处:Study highlights risk of new SARS-CoV-2 mutations emerging during chronic infection
推荐阅读
- 胚胎|科学家首次用机械子宫,让哺乳动物胚胎在体外存活6天丨Nature
- 地幔|Nature:中大西洋中脊下方减薄的地幔过渡带
- 单细胞转录组|Nature子刊|新型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方法可实现肿瘤克隆鉴定及追踪
- 曹原|从中科大到麻省理工,曹原发表的Nature论文,已经5篇了
- 贺福初|【Nature子刊】贺福初/王建等揭示代谢综合征治疗的潜在靶标
- mit|Nature:手机1秒生成3D全息图;MIT团队新作,索尼投钱支持
- 科研人员|Nature:COVID疫情对科研人员的影响
- 程柯|Nature子刊:程柯教授团队探索拯救心肌新方法,微创即可“修补”心脏
- 清华大学|Nature:清华唐传祥团队成功进行“稳态微聚束”首个原理验证实验
- 马里亚纳海沟|浙大机器鱼登上Nature封面:深入万米马里亚纳海沟,里程碑式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