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社交扎心真相:同频才能同行,不同频只能渐远( 二 )
有些人 , 虽然离得远 , 但是三观相近 , 互有牵挂 。
有些人 , 虽然离得近 , 但是三观不同 , 总难相融 。
本文插图
前同事吴哥 , 曾给我讲过他的一段经历 。
高中时代他有个好友 , 几乎无话不谈 。 别人找他 , 只要问他的好友 , 必然能得到答案 。 俩人好得就像连体婴儿 。
大学第一年寒假 , 吴哥的好友当上了学生会干部 。 在老同学聚餐的饭桌上 , 他给在场的所有人 , 发了自己印有名牌大学学生会标志的名片 。
大家全都互相熟识 , 本没有必要这么做 。 吴哥觉得这种做法非常尴尬 , 但是好友觉得非常值得骄傲 。
大学毕业后 , 二人在北京工作 , 每次见面 , 好友都喜欢跟吴哥说“可以认识谁谁谁” , “跟谁谁谁一起吃过饭” , “谁谁谁可以帮你打通XXX关系”……
吴哥对这些都没兴趣 , 后来跟这个好友就渐渐处淡了 。
从前大家都是学生时 , 谈论的都是数学题怎么解 , 物理实验得出了什么结论 。 进入社会后 , 吴哥越来越发现 , 自己跟好友不是一类人 。
好友越来越看重名利身份 , 到哪里都喜欢把“领导长领导短”挂在嘴边 。 吴哥越来越在意走不走心 , 有领导的酒局恨不得避开 , 免得浑身不自在 。
两个人的三观如此不同 , 关系很难再像从前 。
本文插图
龙应台在《亲爱的安德烈》中写道:
“人生 , 其实像一条从宽阔的平原走进森林的路 。
在平原上同伴可以结伙而行 。 一旦进入森林 , 情形就变了 , 各人专心走各人的路 , 寻找各人的方向 。 ”
岁月在变迁 , 在不同的路上成长 , 人终会慢慢长成不一样的人 。
来年陌生的 , 是昨日最亲的某某 。 曾经的无话不谈 , 已经变成了无从谈起 。
有句话说得好:关系生于共鸣 , 毁于分歧 。
这个分歧 , 歧的是三观 。
它包括兴趣、志向、处事原则 , 还有人生态度 。
三观这个东西 , 虽然没有严格的分界线 , 无法准确划定好坏对错 。 但是 , 三观不同的人 , 注定难以相融 , 注定要渐行渐远 。
从前 , 我把关系的变淡 , 全都归结于大家离得远了 , 不再朝夕相处 。
长大后我才真正明白:
让人渐行渐远的 , 不是距离 , 而是三观 。
每个人都在成长 。 我们会从学校走向职场 , 从一个工作转向另一个工作 , 从一个地方走到另一个地方 , 从一方天地走向万千世界 。
在成长的路上 , 我们不断接受新事物 , 不断抛下旧想法 。 我们在变化中长大 , 三观也在成长中慢慢塑形 。
那些能一起走到最后的人 , 一定是三观最匹配的人 。
三观不同的人 , 曾经再好 , 也终将活成彼此不能理解的样子 。
本文插图
03 好的关系 需同频而行 学生时代读语文书 , 最喜欢鲁迅的一篇文章 , 叫《故乡》 。
年关将至 , 少年迅哥儿在鲁镇乡下遇见了少年闰土 。
虽然一个是少爷 , 一个是短工的孩子 , 但是俩人还没有什么阶层观念 , 聊得十分投机 , 不到半日便相熟了 。 他们一起在海边的沙地里捡贝壳、看西瓜、刺猹、捕麻雀 , 做了很多有趣的事 。
【成年人社交扎心真相:同频才能同行,不同频只能渐远】少爷迅哥儿以前只看过高墙上四角的天空 , 但在好友闰土那里 , 他看到了无穷无尽的稀奇 。 在迅哥儿看来 , 闰土就是小英雄 。
可惜正月过去了 , 闰土要回自己家去 。 俩人哭着分离 , 再没有见过面 。
推荐阅读
- 遇事冷处理,是成年人最顶级的自律
- 社交|一相亲就脸红心慌 紧张自卑的我该咋办?
- 妻子出轨后选择原谅的丈夫真的能放下吗?5个男人的心里话很扎心
- 女人多少岁最需要男人?3个女人的回答扎心了……
- 真正的朴素:物质的节制,社交的极简,精神的淡泊
- 什么|李诞黑尾酱公司注销,女方清空社交平台
- “用最轻松的语气,说最扎心的话”:这届父母的心机也太多了吧
- 社交|你有多久没点开朋友圈了?是对社交媒体倦怠了吗?
- 给老公发句“我们离婚吧”,回复好寒心,泪水模糊了双眼,扎心了
- 当红女星隐藏七年的私生子曝光,在10000条恶评中,一条忏悔留言扎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