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想吃40元一斤的草莓,与其冷漠拒绝,不如教他“延时满足”( 二 )
比如告诉孩子:“今天能不能早点睡觉 , 明天妈妈要早起上班努力挣钱 , 才能给你买草莓” , 孩子听了之后就会乖乖去睡觉 。
又或者跟孩子说:“妈妈上班很辛苦 , 还要给你挣钱买草莓 , 你能不能帮我把地板扫一扫?”孩子二话不说就主动地去打扫 。
等到第二天 , 家长再带着孩子来到超市买下他心心念念的草莓 , 此时孩子获得的满足感可能会比第一时间吃到草莓还要多 。
文章插图
教孩子“延时满足” , 培养正确消费观首先 , 明确告诉了孩子财富是通过辛勤劳动挣来的 , 让孩子意识到父母努力工作挣钱养家是比较辛苦的 , 不但养成正确的财富观 , 并且学会体谅父母 。
其次 , 引导孩子明白了财富的使用要按照一定的规划 , 不能“寅支卯粮” , 将自己有其他用处的钱填补在买草莓上 , 为孩子养成一个好的消费观念 。
最后 , 将孩子的满足感推迟了 , 并通过买草莓这件事 , 使孩子达到家长为他设定的一些要求 , 比如按时睡觉、做家务等 , 对孩子的成长起到积极意义 。
文章插图
这是一种“延时满足”的做法 , 与“即时满足”相反 。
所谓“延时满足” , 是为了达到更大的目标、获取更大的利益 , 暂时克制欲望、抑制冲动 , 放弃眼前的诱惑 , 说白了就是要学会忍耐 。
由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教授沃尔特·米歇尔通过“棉花糖实验”提出 。 经过18年的追踪 , 研究人员发现:那些擅长等待的孩子 , 长大后更容易获得成功 。
文章插图
但不少家长都误解了 , “延迟满足”不是让孩子白白等待 , 也不是一味克制孩子的欲望 , 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自制力 。
文章插图
父母教孩子“延迟满足”时 , 要注意这3个方面:
- 5岁是分界线
米歇尔教授在实验结论中提出:年龄对孩子的延迟满足效果有很大影响 , 5岁是一条重要的分界线, 4岁及以下的孩子大多不具有延迟满足的能力 。
文章插图
比如 , 当妈妈一离开视线宝宝就哭 , 为了不让孩子形成依赖性 , 有的妈妈选择哭了不马上抱 , 这是不对的 。
得不到回应 , 会让孩子极度缺乏安全感 , 影响孩子与父母建立早期的依恋关系 。
因此 , 对于5岁以下的孩子 , 父母最好还是采取“即时满足” 。
- 大人是否可信
比如 , 当孩子在街上撒泼打滚 , 哭闹着买一样东西时 , 有些父母觉得丢脸 , 赶紧哄孩子起来:“下次给你买好不好?”
文章插图
然而 , 这通常是父母为了敷衍孩子随口一说 , 并没有真的想给孩子买 。 孩子心心念念的“下一次”迟迟没有来到 , 家长的食言不但会有损孩子对父母的信任 , 还会影响亲子之间的关系 。
到了下回孩子再哭闹的时候 , 这种“延迟满足”也就失效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