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文化产业:电影业的发展历程介绍!( 二 )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第一,1948年,美国联邦最高法院为防止好莱坞垄断,判决将电影的制作系统和发行系统强行分开,使好莱坞大制片公司无法控制和保证影片的销路,不能随意扩大生产规模。第二,麦卡锡主义时期,美国国会“非美活动委员会”开始调查“混入美国电影界的共产主义分子”。一大批导演、制片人、演员和编剧被列入黑名单,被迫沦为无业人员或流亡国外,卓别林就永远离开了好莱坞,定居欧洲。这场风波整整持续了十年,使好莱坞元气大伤。第三,20世纪50年代电影的普及也对好莱坞造成了冲击。这一切使这一时期成为美国电影业悲惨的10年。
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美国电影逐渐走出低谷。其标志,一是出现了独立制片人制度。美国电影业通过低风险、小制作来赢得意外的高额市场回报。如1986年摄制的《野战排》,投资额仅为600万美元。二是为了对付电视的挑战,美国制片商采取了“高投入,高报酬”的策略,摄制电视节目难以企及的巨片。代表“巨片主义”的电影,在70年代有《教父》、《大白鲨》、《星球大战》和《超人》等;在80年代有《帝国反击战》、《外星人》和《蝙蝠侠》等;在90年代有《侏罗纪公园》、《狮子王》和《阿甘正传》等。
 美国文化产业:电影业的发展历程介绍!
文章插图
《公民凯恩》
1997年首映的《泰坦尼克号》制作成本超过两亿美元,但票房收入也达到17亿美元,无论从制作和盈利来看,它都创造了美国电影史上的巨片之最。同时自80年代以来,好莱坞还将越来越多的真实场景与电脑生成画面结合起来,创造出震撼人心的视觉奇观,为电影公司赢得滚滚财源。1968年好莱坞的票房收入回升至13亿美元,1974年接近20亿美元,1983年达到30亿美元,到90年代中期仅国内票房收入就将近55亿美元。从1995年开始,几乎每年都有十部左右票房超过亿元的大片。2000年,大公司共拍摄84部故事片,平均每部投资达到7700万美元。
同年,美国国内影院票房收入达到77亿美元,创历史最高记录,电影观众达到14.2亿人次。2002年美国共售出16亿张电影票,本土票房收入94亿美元。如果加上电视播放、光盘、录像租借等收入则总计超过356亿美元,再创历史新高。美国人到影院观看电影的人次在世界上居第一位,每人年均5次。好莱坞迎来了新的繁荣。
不过,好莱坞电影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一些优秀的东西正在消失,三四十年代的好莱坞电影非常注重剧本的内容,而现在往往是形式大于内容,高科技成为好莱坞掩饰其内涵贫乏的一种手段。编剧的创作源泉似乎枯竭了,有一定思想内容的东西在减少,只能匆匆炮制《侏罗纪公园3》、《魔戒2》、《谍中谍2》、《黑衣人2》这样的续集。观众除了能看到一些大场面外,很少能看到有内涵的东西。这和现在的好莱坞电影过分脱离现实是相关联的。
比如英雄片,在过去几十年的好莱坞电影中,尽管也出现过很多的银幕英雄,但和今天的英雄比起来有着本质的差异:1943年的《居里夫人》教会了人们追求理想的信念,1962年的《热泪心声》教人学会了像海伦·凯勒那样承受痛苦、用毅力塑造自己的人生;而当今的《蜘蛛侠》、《夜魔侠》等类似题材的电影,反复表现的是“拯救全人类”之类的苍白主题。这一现象也影响了中国的电影,《英雄》就是类似的片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