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阵风》吹了11年你的美展要看100次 严支胜:定格一晃而过的平凡


 他的《阵风》吹了11年你的美展要看100次 严支胜:定格一晃而过的平凡
文章插图
《阵风—10》

 他的《阵风》吹了11年你的美展要看100次 严支胜:定格一晃而过的平凡
文章插图
《我们》系列

 他的《阵风》吹了11年你的美展要看100次 严支胜:定格一晃而过的平凡
文章插图
《阵风—38》

 他的《阵风》吹了11年你的美展要看100次 严支胜:定格一晃而过的平凡
文章插图
严支胜

 他的《阵风》吹了11年你的美展要看100次 严支胜:定格一晃而过的平凡
文章插图
《童年—1》

 他的《阵风》吹了11年你的美展要看100次 严支胜:定格一晃而过的平凡
文章插图
《阵风—23》
□楚天都市报采访人员 夏雨
严支胜乐于用画家敏感的知觉能力去发现周遭琢磨不透和莫名惊喜的地方,就像阵风起时,抓住蜿蜒铁丝上摇摆的衣角,以便让思绪越过横亘在身前的摩天大楼,而置于“可卧、可居、可游的山水中”。
严支胜,当代青年画家,1975年生于湖北荆门。2007年起,其《阵风》系列作品问世,入展《罗中立奖学金作品展》、摘获《第八届中国艺术节·全国大学美术与设计作品展》金奖、上海青年美术大展沈柔坚艺术奖、第9届拉古娜国际艺术奖提名等,作品被北京奥林匹克委员会、湖北美术馆、刘海粟美术馆等艺术机构收藏。
近日,正在上海美术学院攻读博士的他,接受了楚天都市报采访人员的连线专访。
“没有孩子是不喜欢画画的。”严支胜用双重否定强调了自己从孩提时代起对于绘画的热爱,而这份热爱的天赋也促使他擅长定格生活中一晃而过的平凡事物。
职业画家和美术教师是鱼和熊掌的关系
楚天都市报(楚):您之前一直任教于武汉工程大学艺术学院,现在脱产赴上海读博,为什么会做这样的决定?
严支胜(严):从2018年开始,花两年半的时间纯读书,很简单的理由,想提高自己。等到毕业后依然会继续选择做老师,从社会的角度来说,培养出来的博士不回归于服务社会,是一种浪费。
艺术家和普通人并没有天壤之别,只是做着不同的工种职业,他们对全社会生产精神产品。
楚:相较于纯粹的创作,您的精力被分割出来用于教学,创作和教学是怎样的关系?
严:两者并不冲突,反而能相互促进。懂创作的人才能教好学生,而在教学过程中,好的学生会不断提出新鲜的问题,从而拓宽我的思路,刺激创作。
职业画家和美术老师,就像鱼和熊掌,我不能兼得。年轻的职业艺术家有生存的压力,他需要去考虑自己的作品是否好卖,我有位职业画家朋友,他时常调侃自己,“喝的每一瓶水都是靠我画来的。”但职业画家的好处是对创作更为敏感。对比于职业画家一年可达20多幅作品的高产量,教师的大部分的时间用来上课、上班,他们只能用业余时间画画,因此创作的速度并不快,产量较低,但因为不用考虑生存问题,他们可以大胆地花费更长的时间考虑更长远的问题。
一个系列画十余年很正常还会继续画下去
楚:2007年,《阵风》系列诞生,获得颇多奖项荣誉。画面中城市背景清寂素灰,主体或旗袍或衬衫或内衣小裙等衣物被还原真实色彩,它们是立体的是动态的,为什么会做这样的处理?阵风起时,您想到什么?
严:在华中师范大学附近,一处即将被拆迁的城中村,我看见了随意甚至胡乱牵拉的晒衣线,当时拍下来后,开始尝试组织画面,做成系列。
眼前所见,像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在高速城市化的过程中,大批的外来人涌入武汉,他们离开了故土。晾晒衣物是日常的状态,而随风摇摆的衣服是“人味”,述说一种无根的状态。所以阵风起时,我想到了故乡。
楚:拆迁的旧居渐渐成为消失的风景,您会不会感到可惜?衣服、城市、阵风本是平凡生活中一晃而过的场景,却也很容易被人忽略,但您选择了将其定格,正如您的作品大多都是生活中的寻常事物。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