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有书”到“无书”:北大教授朱青生的理想书房( 二 )


从“有书”到“无书”:北大教授朱青生的理想书房
文章插图
从教数十年,朱青生始终充满热情,其中不得不提的是他在北大的近20年间主讲了深受学生欢迎的课程《艺术史》。除了艺术相关的课程之外,朱青生还在主持元培计划时期,创设北大通选课《学术规范与论文写作》课程,写了《十九札》引导学生。
从“有书”到“无书”:北大教授朱青生的理想书房
文章插图
朱青生教授的《艺术史》通选课,从来人满为患
在朱青生教授的课上,所有话题都只讲一次。每次上课,他都需要认真准备全新的讲义,反复试讲,每一次上课都“战战兢兢”,但他上课不用讲稿,因为他认为“呈现思维和研究的过程是课堂教学最好的状态”。就这样,从未停下思考的朱青生,一晃就开设了一门又一门精彩的课程,其专著《没有人是艺术家,也没有人不是艺术家》(最近被商务印书馆选入“中华当代学术著作辑要”)就是1996年秋季学期《艺术史》一次课程的讲义。
从“有书”到“无书”:北大教授朱青生的理想书房
文章插图
朱青生正在讲解形相学原理,对图像时代图的本质及其与语言和器物的关系进行理论阐述
多样书房
在研究艺术史的过程中,朱青生不仅面向过去的问题,同样面向未来的困难。一方面,艺术史与图与物息息相关,人们可以利用图像来研究过去,也可以用图像来观察现实、分析人性的问题,还可以利用图像去设计与建造未来的理想。另一方面,在科技泛滥发展的当下,未来人们将会迎来一个前所未有的人为参与创造的世界,一个无法用科学真理验证,也不相关于物质,而是由幻像和理想构成的世界,这个世界就是一个(艺术)作品。这是人的机会,同样也是对人类自身的挑战,是人正处在取代“神”和自然的部分责任的转折关头。
从“有书”到“无书”:北大教授朱青生的理想书房
文章插图
建立中国当代艺术档案专馆,为北京大学国史档案工作做准备
在这种理念的指引下,朱青生除了涉猎人文学科相关的书籍,还不断阅读了解科学相关的知识,并且参与对应的研究项目,促进计算艺术史,推进艺术史图像数据库的建立。他还推动中国对于外国艺术史的基础研究,通过现代技术全面调查基础文献和图像,建立图像和文献的数据库,促成在国际艺术史学会框架下的各个国家各种门类数据库之间的互相链接、协议和联盟,让局部问题关联所有问题。
从“有书”到“无书”:北大教授朱青生的理想书房
文章插图
著录汉代画像石,编撰《汉画总录》
过去的25年来,朱青生老师一直在做《汉画总录》,目前已经出了40多卷,编辑过程中建立方法论——“形相学”,在图像学的基础上更注重形相逻辑和图像性质分析,建立了一套“古文献—研究文献—图像—考古(物质材料)-科技史”闭路回环的数据库系统。
建立这样的数据库和档案,无疑需要大量的藏书。朱青生不喜欢夸耀自己的藏书数目。他在北大燕南园64号有一个“小图书馆”,这里同时也是研究生上课和研究的地方。“我在家里看书的地方不是这样的,”他说,“我不要看到书的封皮的颜色,太花。还是古代的书好,无论中国还是西方,书几乎都是一色的。”朱青生说,他家中满墙的柜子都是不透明的门,书都放在柜子里,他说如果连自己的书不知道在哪儿,就不能看书了。
从“有书”到“无书”:北大教授朱青生的理想书房
文章插图
跨越世纪的梦想成为现实——数字书房
“90年代中期,我曾在北大课上和我的学生们分享了我理想中的图书馆,那是我读书的理想。我希望一间图书馆就装在一枚小小的储存器里,随身携带。”
现如今,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朱青生老师的这一理想,也早就成为了现实。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