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汉以降,为什么游牧民族越来越难打了?原因历史书不会告诉你( 三 )


自汉以降,为什么游牧民族越来越难打了?原因历史书不会告诉你
文章插图
4匈奴是如何习得“汉巧”的呢?这里面涉及到一个现象——技术扩散,《道德经》里面有句话叫“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用现在一句话来说就是“世界是平的”,先进技术总是会不停的从先进地区往落后地区传播。保有先进技术的一方,会想方设法严格保密,学习技术的一方,则会绞尽脑汁偷师学艺。在这种互相的拉锯中,放到巨大的时间跨度下,双方的差距最终还是会拉平。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在残酷的古代生存竞争中,周边的民族也一直都在学习和进步。中原的技术向游牧地区传播,有各种方式,商人走私、被俘虏的将领和工匠的传播,造纸术传到西方,就是因为在怛罗斯之战中,有几个会造纸的工匠,被阿拉伯军队俘虏,因此传播开来。中原是科学技术的引领者,周边的游牧民族是学生,引领者就是搞创新的,但任何一项技术,其从0到1的创新过程都是无比艰难的,充满试错的过程,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但是学习却要简单的多,直接把人家造好的轮子拿过来用就行了。所以中原很难一直保有技术优势,在不断地技术扩散下,中原王朝与周边游牧民族的技术差距越来越小。到了宋朝时期,两者的技术水平就基本拉平了,中原王朝相比游牧地区的技术优势,已经基本不存在了。宋朝有强悍的布人甲,堪称古代甲胄防御力的巅峰,但是北方的金国有更强大的铁浮屠,就是那个时代移动的坦克,缺马的大宋也是很无奈。
自汉以降,为什么游牧民族越来越难打了?原因历史书不会告诉你
文章插图
▲ 铁浮屠效果图横扫欧亚大陆的蒙古骑兵,也是有大批的重骑兵队伍,加上披轻甲的轻骑兵,用弓弩,相比于中亚东欧的军队,在技术上也很有优势。所以讲到这里,我们也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了,这种自然性的技术扩散与传播,导致中原王朝在对游牧民族的作战中,优势越来越小,游牧民族除了向中原学习科学技术,还在不断地学习文化制度,最后也组建起封建国家机器,此时中原对游牧,基本就势均力敌了,如果这个时候中原王朝再搞党争、窝里斗,基本就是神州陆沉的结局了,宋明都是这样。尾声最后再说一个有意思的点,在网络上兵器甲胄爱好者群体里面,去年曾热烈讨论过一个话题,为什么中原的冶铁炼金技术发达,矿藏也更丰富,反而后面造出来的刀剑没有日本倭刀那么锋利有质感。大家七嘴八舌,最后得出一个结论——还是日本人有工匠精神,不然造不出这么好的刀。其实制造锋利的刀剑,这在我们秦汉时期就已经玩完了,战国时期出现了“干将”、“莫邪”这种宝剑,青铜剑和普通铁剑在它面前一碰就折,说明中国那时候已经可以冶炼硬度极好的钢了。为什么后面中国不发展锋利的武器了呢?因为我们的甲胄太发达了,造甲需要一个很长的产业链,还要有丰富的矿产资源。秦汉之后,得益于大一统的行政优势,集中力量办大事,我国的造甲行业越来越发达,到唐宋时期达到巅峰,明光铠、布人甲都是古代甲胄的巅峰,这时候你拿再锋利的刀子去砍也没用,结果都是卷刃,只能用大锤、斧子(斧子在宋朝时一度很流行)、大背刀去砸,让人家内伤,才能造成伤害。
自汉以降,为什么游牧民族越来越难打了?原因历史书不会告诉你
文章插图
▲ 大宋步人甲,武士刀来砍吧,动一下算咱输而日本岛国小民,缺人力、缺物力,没法大规模造甲,也造不出什么好甲,战国时代日本大名的甲都很简陋,只能护住躯干部分,而且造个甲不容易,所以他们的甲都被搞成了张牙舞爪的样子,比较中二。至于日本的剑客浪人武士,身无片甲,都是拿把刀直接就上去砍。由于缺乏甲的防护,这个时候持有锋利的武器就比较有优势了,能大大提高伤害程度,提高杀人效率,于是就有了工匠,有了被日本奉为“国宝”的倭刀。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