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僧人被种家军统帅暴打后建功立业名垂青史,此僧人就是鲁智深?

一僧人被种家军统帅暴打后建功立业名垂青史,此僧人就是鲁智深?】人们习惯把种师道称作老种经略相公,种师中称作小种经略相公。但是在《水浒传》中,老种经略相公成了小种经略相公的父亲,于是大家都糊涂了:他们不是哥俩吗,怎么成了父子了?其实这不需要奇怪,即使说他们是祖孙也有可能,因为种家军到了种师道种师中这一辈,至少已经是第三代了(种世衡上面还有大儒种放),他们的爷爷种世衡、父辈“三种”,都可以被称作老种经略相公。而在正史中留下记录、其部下有一位和尚的,只有老老种经略相公种世衡——不但《宋史》中有记载,宋人沈括的《梦溪笔谈》记载更为生动详细。
施耐庵先生作为一位饱学鸿儒,自然是熟读《宋史》和《梦溪笔谈》的,所以我们有理由怀疑:那位被种家军统帅暴打后建功立业名垂青史的僧人,有没有可能就是花和尚鲁智深原型?或者我们更愿意相信:被老钟经略相公痛打的那位僧人,就是鲁智深,他的一切经历和遭遇,就是跟种世衡合作出演的一场潜伏。
一僧人被种家军统帅暴打后建功立业名垂青史,此僧人就是鲁智深?
文章插图
野利兄弟很能打,种世衡很头痛,所以不断网罗异能之士,就这样,一位僧人进入了种世衡视线,而这位僧人的性格脾气简直跟鲁智深如出一辙:“有紫山寺僧法崧,刚果有谋,以义烈自名。世衡延置门下,恣其所欲,供亿无算。崧酗酒,狎博无所不为,世衡遇之愈厚。”
这位僧人法号法崧,俗家姓名却不叫鲁达,而是叫王嵩王光信——其实这名字也是种世衡给取的:“(法崧)趫(敏捷、壮)勇善骑射,习知蕃部山川道路。世衡出兵,常使为乡(向)导,数荡族帐,奏以为三班借职(入仕者先为三班借职,转三班奉职,以次递迁,最高可至节度使),改名嵩。”这样看来,种世衡是要把法崧和尚当做节度使来培养的。
一僧人被种家军统帅暴打后建功立业名垂青史,此僧人就是鲁智深?
文章插图
法崧和尚无辜挨揍,始终不肯屈服,咋打都是那句话:“崧,丈夫也!公听奸人言,欲见杀,则死矣。终不以不义自诬。”法崧没有屈服,种世衡服了,亲自给法崧松绑,让他沐浴更衣酒足饭饱之后,这才说了实话:“我知道你没有犯错误,这么做就是要试试你的忠心。我准备使一招儿反间计,离间野利遇乞和李元昊的关系,但这件事需要一个硬骨头去完成。如果事情败露,你会面临危险和酷刑,你能坚持不背叛我吗?”法崧的回答颇有后来的鲁智深风范(崧默然曰):“试为公为之。”
一僧人被种家军统帅暴打后建功立业名垂青史,此僧人就是鲁智深?
文章插图
种世衡跟法崧密谋数日,制定了若干应急预案,临别的时候,种世衡脱下自己身上的棉袄给法崧穿上:“北边很冷,这件棉袄就当临别礼物吧。你到了对面,一定要跟野利遇乞搭上关系,所以你第一件事千方百计大张旗鼓就是求见野利遇乞!”
一个远来的和尚不念经却要求见大人物野利遇乞,自然引起了西夏有关部门的怀疑,就把法崧抓起来送到了李元昊那里,而且在棉袄的领子夹层,发现了种世衡写给野利遇乞的亲笔信,而且那亲笔信里有很多猫腻(词甚款密)。这下“事情败露”了,而法崧根本不知道老种还玩儿了这一手,于是他又开始挨揍,并一如既往地坚强不屈(崧初不知领中书,虏人苦之备至,终不言情)。
一僧人被种家军统帅暴打后建功立业名垂青史,此僧人就是鲁智深?
文章插图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就按照种世衡的设想发展了:“遇乞终以疑死。”而法崧因为骨头很硬,所以暴打不死,最后还成功逃回种家军,并且带回了很多重要情报:“崧邂逅得亡归,尽得虏中事以报。”种世衡的上级庞籍(就是那个被抹黑成奸臣的龙图阁直学士、枢密使、太子太保、颖国公庞籍)专门上表为法崧请功,于是法崧被宋仁宗赵祯召见,并被任命为“右侍禁、阁门祗候”最后升迁至“诸司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