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的“春风吹又生”源于他

尽管秦始皇的“焚书坑儒”给了儒家毁灭性的打击,但俗语有云: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儒学的“春风吹又生”源于他
文章插图
在汉初,儒家就呈现出迅猛恢复的态势,儒家之所以得到此次起死回生的机会,多亏了西汉的开国皇帝汉高祖刘邦。
刘邦当上皇帝以后,依然如在沛县时一样,整天放声高歌、喧闹不休。司马迁在《史记》中,对当时情景有所记载:
“群臣饮酒争功,醉或妄呼,拔剑击柱,高帝患之。(《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
刘邦没有读过什么书,文化水平有限,理论基础薄弱,但时日一久,察觉出如此下去肯定不行,必须要改正。
儒学的“春风吹又生”源于他
文章插图
这就给了儒家学派提供了一个重出江湖、东山再起的好机会,因为讲究礼仪正是孔子儒家思想的核心之一。于是朝廷中任博士的大臣叔孙通就向刘邦请求,由他来制定朝见皇帝的仪式,简称“朝仪”。
刘邦出身草莽,内心深处对知识分子还有些不信任,觉得他们总是会将简单之事搞得过于复杂繁琐,但既然叔孙通自动请缨,要来替自己解决这个棘手问题,刘邦还是乐见其成的。刘邦一再嘱咐,朝仪不要太复杂繁琐,一定要尽量简单。
叔孙通领命之后,特地到儒家学派的发源地请了30余位专家,连同自己门徒100余人,共同拟定“朝仪”规章,并照章排练了觐见皇帝的各个细节。
儒学的“春风吹又生”源于他
儒学的“春风吹又生”源于他
文章插图
刘邦对此朝仪十分满意,于是下令让满朝文武百官正式开始接受儒家礼仪的训练,虽说训练这些出身草莽的大臣们确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但叔孙通凭借知识分子特有的聪慧,居然真的将这帮不读书、不习礼的草莽之人调教得有模有样。
刘邦文化水平太低,对于究竟应该怎么发扬光大儒家,并且为己所用,并没有太深入透彻的想法,仅仅是陶醉在这种威仪之中。汉武帝与他不同,汉武帝是真切感悟到儒家对于自己统治政权会产生巨大的帮助作用,从实际利益出发,从而相信、信奉并且重用儒教。
儒学的“春风吹又生”源于他
文章插图
汉武帝一手炮制的历史有名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事件,并不是信仰冲昏了头之后的盲目决定,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