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头婚:看得见的平等,看不见的姓氏暗战


两头婚:看得见的平等,看不见的姓氏暗战文章插图
【两头婚:看得见的平等,看不见的姓氏暗战】(梁淑怡/图)
没有彩礼、没有嫁妆 , 办婚礼时 , 司仪没有提及“男方迎娶、女方出嫁”之词 , 只是说一对新人组建了自己的家庭 , 祝贺百年好合 。
如今 , 陕西女孩张欣还记得2017年婚礼时的场景 。 她也记得 , 在婚前 , 夫妻双方家庭还约定:生育两个孩子 , 其中第一个随男方姓 , 第二个随母亲姓 。
她的丈夫是江西客家人 。 这一婚姻模式打破了两地原有的传统 。 为此 , 男方在婚前召开了一整天的家族大会 。 而在女方的父亲看来 , 这是对“女性在家庭的付出和价值的一种肯定” 。
他们俩目前住在西安 。 在中西部 , 这种名为“两头婚”的婚姻模式仍很稀奇 , 但江浙沪农村及郊县地区则早已盛行 。 家住上海市临港新片区的顾易峰就向南方周末表示 , 如今身边近九成的人都是如此 , “对于独生子女来说 , 这已经是约定俗成” 。
据武汉大学社会学专业副教授刘燕舞及其团队自2009年以来的考察 , 两头婚形式不仅在江浙沪 , 四川、湖南等地亦有分布 。 这一悄然流行的婚姻方式 , 已在改变中国传承千百年的社会关系 。
男不言娶 , 女不叫嫁苏州女孩周玥还记得2016年婚礼前的一个细节 。 公公婆婆送来两万元以表心意 , 但被她的父亲拒绝了 。 “因为两头婚是不收彩礼的 , 可能我父亲也是不想让我们欠着对方吧 。 ”周玥告诉南方周末 。
周玥和丈夫是同村人 , 两家距离很近 。 通过她的姑姑介绍认识后 , 相恋、结婚、生子 。 这个新家庭即是“两头婚” , 在当地 , 两头婚又称为“并家” , 男不言娶、女不叫嫁 , 意为两家并一家 。
按照苏州两头婚传统 , 男女双方需要各自置办婚房 , 婚后不定期回两家轮住 。 两人结婚后 , 周玥与丈夫采取轮换的方式 , 这周两人住在她的娘家 , 下周便住在婆婆家 。 而生育孩子后 , 按照婚前的口头约定 , 大孩随她姓 , 二孩随父姓 , 两小孩把外公外婆都喊为爷爷奶奶 , 由双方祖辈共同抚养 。
这是一个典型的两头婚家庭 。 而在南方周末的多方采访中 , 这一家双方的家庭背景亦带有普遍性 。 周玥和丈夫都是独生子女 , 两人所在的苏州相城区 , 自1985年开始 , 大量房屋被拆迁 , 原址之上制造业及化工业工厂开始兴建 。 当地居民大多分到一笔拆迁补偿款以及一到两套安置房 。 周玥家拿到两套 , 而她丈夫家虽然没拆迁 , 但在城区早已购置了一套商品房 。
这种传统在当地已经延续多年 。 不过 , 对于来自甘肃省天水市的李江军来说 , 最初他感到很新奇 。
李江军与来自苏州的妻子在大学相识相爱 , 目前两人均在江苏省镇江市当老师 。 2006年 , 两人“并家”成婚 。 在婚前听说这种模式时 , 他从妻子的亲戚朋友处了解到 , 这在当地已经屡见不鲜 。
在双方父母的沟通下 , 他们很快达成一致:婚后如果只生一个孩子 , 就跟妻子家的姓 , 如果两个孩子 , 就各姓一方 。 “尽管我所在地区传统观念很重 , 不过我的父母都还比较开明 , 我也觉得这种婚姻模式很平等 , 所以还挺顺利 。 ”李江军告诉南方周末 。
实际上 , 两头婚在江浙沪地区已不鲜见 。 早在学者费孝通1939年出版的著作《中国农民的生活》(后在国内出版更名为《江村经济》)时 , 即已提到“两头挂花幡”的情况:父母没有儿子时 , 可要求女儿的一个男孩作为自己的孙子,在两个家的祖宗牌位上插两面花旗 。 南方周末采访发现 , 江浙沪的两头婚家庭所在地 , 以农村或就地城镇化地区为主 , 夫妇双方多为独生子女 , 或一方为独生女 。 其中 , 男女双方大多家境对等 , 家中有两到三套拆迁房 , 或者有自家民房对外出租 。
而近年来 , 两头婚已远不止江浙沪 。 相关资料表明 , 从21世纪初以来 , 两头婚以不同的名称存在于全国许多省份 , 在江苏苏州称“并家” , 浙江嘉兴称“两头管” , 浙江湖州称“半进半出” , 上海浦东称“两面门头” , 福建闽南称“半招娶” , 广西瑶族称“两头扯” , 湖南岳阳称“两头住”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