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夜叉孙二娘:女人不“狠”,地位不稳

在《水浒传》里有三种女人:第一种是以林冲的娘子为代表的官宦女子。她们温柔贤惠、受过良好教育,严格遵守世俗礼教,事事以丈夫为准,是依附男性生存的菟丝花。第二类是以阎婆惜为代表的卖艺女子。她们长相娇艳、能歌善舞,没有基本的道德观念,万事以利益当头,是生长于恶之土上的罂粟花。第三类则是江湖女子。她们武艺高强、性格泼辣豪爽,不受世俗观念束缚,和梁山好汉们称兄道弟,是生命力最顽强的苔藓。她们虽然没有娇艳的美貌或柔顺的性格,但她们却一直靠着自己的智慧和武力,来获取生存资本。而“母夜叉”孙二娘,就是这类女子中的佼佼者。她胆子颇大,杀人如麻,吃人不吐骨头;她性格泼辣、武艺高强,是个行走于黑道之中的风骚老板娘;她是《水浒传》里的“梁山妖艳第一人”,也是夫唱妇随的“三不杀”。
母夜叉孙二娘:女人不“狠”,地位不稳
文章插图
吃人不吐骨头,夜叉不负此名孙二娘是典型的江湖人,《水浒传》里说她爹孙元“年纪小时,专一剪径”,这里所谓“剪径”,其实就是拦路抢劫。拦路抢劫也就罢了,孙元还有一个听起来惊世骇俗的喜好:吃人!当然了,要是站在我们现代人的角度来看,孙元这一癖好简直就是极度的变态。但在古代,每逢碰上天下大乱或是饥荒之年,民间都会发生频繁的吃人现象。甚至在古代军队缺粮草的时候,还会捕人而食。所以,在那个民不聊生的时代,人吃人反而是件很正常的事情。因此,孙元在江湖上还得了个“山夜叉”的外号。
母夜叉孙二娘:女人不“狠”,地位不稳
文章插图
而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打地洞”,孙二娘从小跟着孙元这样的父亲长大,看到的都是打家劫舍、杀人越货的勾当;学到的都是强者为尊、弱者为食的理念。于是,本来好好的一个小姑娘,在孙元的影响下越长越歪。她不仅学到了她爹的杀人本领,还继承了她爹的黑店,在孟州十字坡上当起了黑店的老板娘。孙二娘从此成了个杀人不眨眼、吃人不吐骨的“母夜叉”。
母夜叉孙二娘:女人不“狠”,地位不稳
文章插图
穷途不杀三人,极恶极义并存可即便孙二娘杀人如麻,但她也并不是一个没有原则和底线的人。甚至可以说,在某些方面,她的道德坚守甚至比那些假仁假义的人还要强。比如,她就有个“三不杀”原则:即不杀出家人、不杀行走江湖卖艺的女性,以及不杀过往的配军。首先,孙二娘不杀出家人,是因为在这个人吃人的乱世里,那些真正的出家人,不仅坚持信仰只吃素不杀生,而且不伤害任何无辜的人。这类人属于乱世之外的无辜者,所以不愿意杀他们。第二不杀行走江湖卖艺的女性,她们的钱财,是冲州撞府、逢场作戏,不知道陪了多少小心才得来的。这一类人属于乱世之内的受害者,所以不忍心杀她们。第三不杀过往配军,是因为在这个“奸臣当道,好人遭殃”的乱世里,那些被发配、被流放的人里,有许多真正的英雄好汉。他们这类人是乱世中的底层英雄,所以不舍得杀他们。
母夜叉孙二娘:女人不“狠”,地位不稳
文章插图
当然了,在孙二娘的这个“三不杀”里,也有一些例外。比如,之前就有一个头陀死在了孙二娘手里。因为这个头陀并不是真正的出家人,他出现在孙二娘的店里时,不仅随身带了一把锋利的刀,还戴着一串用人头骨做成的佛珠。因此,孙二娘判断他不是什么无辜者,而是个杀人如麻的残暴之徒。于是,就选择以暴制暴的手段,杀了这个假和尚,算是为民除害。另一个例外就是武松。当时武松为兄报仇,杀了西门庆和潘金莲,被判流放孟州。路过十字坡的时候,在孙二娘的店里歇脚。本来孙二娘也不打算对武松动手的,但谁知武松看她打扮得妖艳放荡,加上听过十字坡黑店的传言,所以就对她各种语言调戏。气得孙二娘忍不住下了蒙汗药,准备杀害对方。不过,孙二娘和武松是不打不相识,在误会解除后,他们还成了关系极好的朋友。后来,在武松“血染鸳鸯楼”,身处险境的时候,是孙二娘四处寻找对他伸出援助之手的。由此可见,孙二娘虽是一个杀人如砍菜的“母夜叉”,但在极恶之下,她也有极义的一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