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姓名人——他忠君爱国,心系万民,实乃民族英雄!

关注我,了解自己的姓氏!林姓文化林姓,是中华古老姓氏,最早可追溯到东夷族时期,关于“林姓”的释义:(一)东夷一支称林方,南迁后称“郴”。(二)林义与曹近似,“木”是建木,也就是天杆圭表,又名扶桑,扶木。(三)二建木并立为林,“林”下为天齐坛台。(四)林姓是风姓别支,又作梵。关于林姓的起源,一般认为有四:源自子姓商朝末年,纣王无道,比干犯颜直谏被杀,比干正妻陈氏逃入山林中,生下儿子坚,周灭商后,因为坚生于林中,其父比干坚贞不屈,被周武王赐以林为姓。源自姬姓出自周平王的世子姬开,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周平王有庶子名叫林开,林开的子孙以祖辈名字为氏。源自官位出自西周时期官吏林衡,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林衡,又称林人,是西周时期设置的机构官称,主要负责展馆林木,并负责植树造林,养护浇灌。少数民族改姓1、鲜卑族南北朝时期,北魏孝文帝把国都从平城迁到洛阳后,命鲜卑人改用汉字化,把代北的丘林氏改为林氏。2、高山族台湾地区的高山族,是中国大陆古“百越族”迁居台湾的一个分支,世居林木茂密之地,因此有以林为汉姓者。3、满族满族布萨族,世居瓦尔喀,后多冠汉姓为林氏;满族林佳氏,世居蜚优城,后多冠汉姓为林氏。先秦时期,林姓族人生活在黄河以北,太行山以东的地区,东周以后才开始迁徙到甘肃、陕西、山西两地。三国两晋时期,北部战乱,林姓族人开始向中国四周迁移,西南到达四川,东南抵达江浙。西汉时期,林氏家族渡过黄河,开始向山东济南迁徙,成为济南郡有名的望族,后世称之为济南林氏。西晋末年,济南林氏林隶迁居徐州下邳,成为下邳林氏的开基始祖。下邳郡也成为当时林氏有名的郡望,以下邳堂作为堂号,使用“派出下邳声望远,支分八闽泽绵长”作为堂联。下邳郡是隋朝所置,治所在今天的江苏省宿迁市西南。阙下林源于唐贞元年间的孝子林攒,韬公,万宠公长子。宋朝时期林攒的后裔林杞任知州,林杞的九个儿子也是知州,成为“宋九牧,父子十知州。”金紫林,下邳林隶儿子林禄的十八世孙台州知州林沙算起,这一支派有四人同朝为官,均获得朝廷所赐的“金紫”,被称为“一门四金紫”。九牧林,开派始祖为林披,万宠公第二子,林披有九子,世称“九牧林家”。游洋林,开基始祖为林昌,其子萍辞官隐退后,居于仙游游洋,世称“游洋林家”。宋朝时期,林姓大约有76万人,明朝时期,林姓约有79万人。而到了今天,大陆林姓人口大约有1416万。林姓名人今天我们要讲述的林姓名人是清朝名臣,民族英雄——林则徐。
 林姓名人——他忠君爱国,心系万民,实乃民族英雄!
文章插图
林则徐,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其父林宾日为嘉庆年间的国子监学生,是侯官县的教书先生,其母为陈帙。祖上是莆田九牧林。父教子学虽然林则徐家境贫寒,但一家人其乐融融,林则徐的童年时光过得很快乐。其父林宾因日十三岁才上学,常常受到同学的耻笑,于是林宾日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在林则徐四岁的时候,就已经要去塾中,进行学习。常常是林宾日去教书,就将林则徐带入塾中,抱在膝上,一同听学。林则徐的父亲教书不拘于形式,不仅讲究,而且很开明,不只是追求学问,还注重学童的品格修养。不求死记硬背,不体罚学生,而是因材施教,让学童循序渐进的学习。其父亲林宾日最为出色的学生就是林则徐,林则徐在8、9岁的时候就已经能写出“海到无涯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的诗句。林则徐成绩优异,常常在书塾中拿到奖金。后来,十二岁的林则徐更是成为孔庙为祭祀乐舞的人员,称佾生。获得佾生资格则下次考试不必参加县试、府试,只需参加院试即可,又称为“半个秀才”。林则徐的少年时期,表现异常优异。
 林姓名人——他忠君爱国,心系万民,实乃民族英雄!
文章插图
由于父亲的教导,林则徐在日后从政为官的四十多年里,清正廉洁,为百姓所敬仰。有人曾评价其“无一事不认真,无一事无良法”。虽然身居高位,但循法秉公,被百姓誉为“林青天”。事事为民着想,对于漕运、盐运、水利、农业、制币,吏治等关乎民生的问题,全都予以关注。为国为民林则徐担任江苏按察使的时候,在任期间面临“两江案牍繁多”的难题,林则徐采取果断措施整顿吏治,改革审判流程,亲自裁决案件,秘密走访,暗地缉拿一批恶棍,只用了四个月就将积压的案件审结了十之八九。1823年,江苏遭遇水灾,饥民遍野,林则徐上书江苏巡抚,发布政令禁止囤积粮食,发动募捐,招揽客商免税采运粮食,大力赈济灾民。最终使百姓渡过难关。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