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散文:把输液瓶当做取暖神器时期的乡村生活
文:杨晓光有人把“温暖的被窝”评为世界上最美的10件事之一 。 现在住惯了宽敞明亮的楼房 , 享受着冬季集中供暖的人们 , 感觉这未免太小题大做了 , 可是对于我的童年时代 , 这真是太恰如其分了 。 试想 , 外边天寒地冻 , 北风呼啸 , 屋里暖意融融 , 床上铺展着萱萱腾腾的温暖的被窝 , 多惬意呀 , 多幸福哇!
文章插图
我和奶奶在昌黎晒甲坨农村生活的那些年 , 居住的是建筑年代久远的土坯西厢房 。 乡谚云:盖房不盖西厢房 , 冬不暖夏不凉 。 一到冬天 , 屋子里似乎四处漏风 , 从门缝钻风 , 窗户纸透风 , 坐在炕上有嗡嗡嘤嘤的耳旁风 , 合衣躺下又传来偷袭的枕边风 。 小寒逢腊八 , 最冷三九天 , 到了三九天 , 天冷得滴水成冰 。 晚上 , 我迟迟不肯睡觉 , 因为被子里是凉的 , 钻冷被窝 , 是需要勇气的 。 特别是为防止被煤气熏了 , 睡觉前撤了炉火以后 , 就算把白天穿的棉衣棉裤都搭脚 , 被窝也是冰凉冰凉的 , 凛然地躺进去 , 到后半夜双脚还没捂过来 , 甚至一宿也只能当伸不开脚的“团长” 。 好在 , 吃了腊八饭 , 还剩22天半 , 就过大年了 , 打春了 。
文章插图
为了能让我有一个睡觉的温暖被窝 , 奶奶把从秦皇岛父母那里带回来的输液瓶子灌满热水 , 睡觉前 , 在被窝里上下来回往复滚动 , 顿时驱散寒气 , 暖意盈盈 , 再用毛巾包裹好以免烫伤皮肤 , 让我在被窝里用手抱着一个 , 用脚蹬着一个睡觉 。 我感觉暖意从前胸到脚底传遍了周身 , 很快便进入温暖的梦乡 。
文章插图
【乡土散文:把输液瓶当做取暖神器时期的乡村生活】直到七十年代末我返城回到秦皇岛 , 居住条件也没有得到多大改善 , 我居住的还是坐西朝东厢房格局的简易下房 。 薄屋顶、单坯墙、关不严的旧木窗 , 严重变形的铁皮门 , 可以说封闭性很差 。 一到冬天 , 就把平时放置在院子里做饭的蜂窝煤炉子搬进屋内 , 为了防止中煤气 , 需要支上白铁皮烟筒 , 取下一块窗玻璃安装风斗 , 这样可以疏通烟气又可以保存热量 , 即便如此 , 在屋子里穿着棉袄棉裤还是冻得瑟瑟发抖 。 睡前倒进盆里嘘热气的开水 , 到次日早起就成了冰水混合物 。 好在有了橡胶材质的暖水袋 , 炉子就支在屋内 , 烧一壶热水十分方便 , 在晚上压炉子以前 , 将暖水袋灌满热水 , 放进被窝 , 暖暖的 , 软软的 , 睡觉时不论是抱在怀里 , 还是踩在脚底下 , 都格外温暖舒服 , 颇像现在的暖宝宝 。 暖水袋 , 成为那个年代冬季御寒 , 制造幸福和美梦的神器 。
文章插图
九十年代以后 , 我家和大多数市民一样 , 住进了宽敞明亮、装有暖气的楼房 , 使用暖水袋的日子随之成为了历史 。 人们再也不必忧心冰冷的冬季 , 再也不必念叨当年民谚“三九四九 , 被窝抄手”了 。 我保存至今的暖水袋 , 也就成了记录那个时代百姓生活的一个历史物证 。
文章插图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 , 若侵权联系删除 。 欢迎文友原创作品投稿 , 投稿邮箱609618366@qq.com , 本号收录乡土、乡情、乡愁类稿件 。 随稿请附作者名 , 带图片最好 , 请标注是否原创 。 乡愁文学公众号已开通 , 欢迎您搜索微信公众号:xiangchouwenxue , 关注我们 。
推荐阅读
- 散文:活成一树繁花
- 应聘|曹福章‖2003年,我的深圳爱情(讲述/散文)
- 散文:三月,让春天的乐章,滋生出生命的力量
- 散文:行走的花
- 散文:阅读是春天最好打开方式
- 散文:雨水煎茶,我们都走在变老的路上
- 散文诗:在春天码字
- 散文:回家过年
- 散文:与时光温柔以待,时光会让你懂得更多
- 什么脾气,什么命,你的脾气里,藏着你的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