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敬明15年道歉史:从“绝不道歉”到“明白想成为大写的人”( 二 )


2006年6月16日 , 庄羽于向北京一中院递交了强制执行申请书 , 要求法院对郭敬明“拒不道歉”一事采取强制执行措施 。 一中院决定依据生效判决在中国青年报上刊登公告 , 公告费14000元由郭敬明支付 。
公告费可以掏 , 但道歉绝不松口 。 “我会执行法院判决的赔偿和停止销售 , 那是出于我对法律的尊重 。 但我不会道歉 。 ”郭敬明曾在自己的博客里写道 。 更甚者 , 他还将 , 而且还将之上升为自己的原则 , “哪怕只是简简单单一句话 , 也决不会迫于压力而放弃了自己的原则 , 放弃了曾经创作时的辛苦 。 ”
就这样 , 作家郭敬明开了个不道歉的坏头 。 而在8年之后 , 被另一个叫于正的编剧学到了 。 而此时的于正 , 业界口碑正佳 。 此前在2011年因担任《宫锁心玉》编剧和制片人 , 并凭该剧获16届亚洲电视大奖亚洲最佳编剧奖 。
郭敬明15年道歉史:从“绝不道歉”到“明白想成为大写的人”
文章图片
2014年4月8日 , 于正改编的《宫锁连城》登陆湖南卫视《金鹰独播剧场》首播 。 7天后 , 琼瑶在微博发布《写给广电总局的一封公开信》 , 其中列举了《宫锁连城》抄袭《梅花烙》的例证 , 呼吁立刻停播《宫锁连城》 。
4月28日 , 琼瑶正式起诉于正侵权 , 当年12月25日 , 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判决《宫锁连城》侵犯了《梅花烙》的改编权 , 判令于正向琼瑶公开道歉并赔款 。 之后 , 于正上诉 , 法院维持原判 。
同样地 , 于正也没有道歉 。 2018年琼瑶依法向法院申请对于正强制执行道歉 , 法院随后在《法制日报》上刊登主要判决内容 。
拒绝道歉后的他们 , 无一例外地成众矢之的 。 青年作家张悦然将“郭敬明事件”视为中国文学界的微型“奥斯维辛事件” , 王朔斥责其为“小偷” 。 于正也被人送“于抄抄”外号 。
然而他们二人的不道歉 , 丝毫没有影响二人此后各自的商业版图 , 以及获得巨大的经济回报 。
2004年郭敬明成立上海柯艾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 后推出现象级杂志《最小说》 。 一年后 , 柯艾文化的版税收入超过1100万元 。 2013年之后的《小时代》四部系列共计收入票房18亿元 。
期间 , 2015年在接受采访人员易立竞专访时 , 郭敬明再次被问及十年前的抄袭风波 。 此时的郭敬明有了一定的话语权 , 直言道:一种经历吧 , 差不多了这个问题 。 但易立竞紧追不舍:它在你心里还是障碍吗?郭敬明答:“老是聊一个十年前的事情没有意义” 。
与此同时 , 于正扎进了资本的矿山里掘金 。 2018年后参与制作《延禧攻略》、《鬓边不是海棠红》、《烈火军校》、《金枝玉叶》等多部影视作品 , 仅《延禧攻略》的版权收益就高达3亿 , 广告收益2.1亿 。
3
直到他们二人走到2020年的年末 , 这两位曾经的“抄袭者”坐在挑选演员的导师席上 。
12月5日 , 综艺节目《演员请就位》第二季落下帷幕 。 10月11日开播起来的10期节目里 , 节目共上一百多个热搜 , 作为常驻导师的郭敬明贡献了11条微博热搜 , 其中不乏与老戏骨李成儒、导演尔冬升多次“开撕” 。
郭敬明15年道歉史:从“绝不道歉”到“明白想成为大写的人”
文章图片
平台尝到了话题导师的甜头 。 四天之后 , 《我就是演员3》官宣编剧于正作为该综艺节目的导师 。 12月12日 , 《我就是演员3》一开播 , 于正因在节目中的犀利点评登上热搜 。
次日 , 知名策划人、影评人谭飞发文批评“抄袭起家的编剧、导演” , 暗指于正和郭敬明 。 旋即得到编剧汪海林的赞同和转发 。 由此拉开这一场抵制大戏的帷幕 。 当时谁也不知最后的结局竟在今日发生 。
12月22日凌晨 , 编剧汪海林在社交平台上晒出一封公开信 , 他联合谭飞、余飞等圈内111位编剧、导演、制片人、作家一起抵制抄袭者 , 点名郭敬明跟于正 。 值得注意的是 , 联合署名的还有琼瑶、庄羽的身影 。 隔日 , 抵制队伍增加至156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