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寻寻觅觅 总觉得有义务为古书续命

书楼寻访是藏书家韦力文化寻访的起源,以书楼为始,慢慢延展到其他门类的“寻觅”。在韦力的观念中,寻访藏书楼,是为纪念先贤,“我们民族的文脉相传靠的是文字,而书是文字的载体,可以说我们今天所知道的一切都来自于书。书有赖于藏书家的历代保护,如果没有他们,我们很可能对我们的上古史一无所知,这就是藏书家的功劳。”近日,韦力的书院寻踪书楼探踪——江苏卷相继出版。身为当代藏书家的韦力,致敬先贤的方式始终是脚步丈量加以勤奋阅读和书写。实际上,他深切地了解“找到了又能怎样?没有一座书楼或书院保持原样,书不在了,主人也早已不在了”,但是通过寻访所找来的那样一种精神寄托,比寻访本身更具穿透力的意义。在此基础上,寻到和寻不到,其结果都是一样。
人物寻寻觅觅 总觉得有义务为古书续命
文章插图
书与地址别再让后人找得这么费事韦力的书楼寻访开始于1999年,至今已过20年,最初的动机在于偶然看到的一本读书类杂志。这本杂志每期封二以图片加文字方式介绍一处古代藏书楼,韦力看到的那一期介绍扬州某处书楼,碰巧他曾参观过。他发现杂志上的描述和所配图片都有出入,作者他恰好认识,一问才知,作者并未去过,所发照片也是在某处看到。这件事激发了韦力,他想知道古代其他书楼的样貌,想到实地探访,想使之后的资料汇编不再出现这样的错讹。动机初具,寻访却并不是说走就走的旅行。韦力回忆,开始的寻访很难,首先难在查找地点,“20年前没有网络,找相关信息只能通过阅读前人的文章,再查藏书史上的相关记载。但是古代的记载很多只模糊地说一下,并不说具体在哪。即使说了在哪,有的古代地名跟今天也是两码事。”在前人的字字句句中摸索到书楼的模糊信息后,为了找到确切地点,韦力与当地地名办联系,“问他们这个地方还有没有,如果有的话古代的地址对应今天的什么地方。”但通过这种方法能找到的还是少数。韦力想到的另一种方法是查找方志,他发现各地地方志明贤类栏目中会记载一些当地藏书家的情况。经过一番折腾后查到的线索,韦力将之做成表格,便是他最初寻访之路的指引。那时韦力还在上班,寻访多利用出差空余或假日闲暇,要寻访的书楼有的未开放,有的已变成民居,很多都难以进入。为此,他想尽了办法,而当时,他并没有计划此事能进行多少年。而寻访的方式,从找人帮忙、结伴同行到独自上路,也是几经变化。每次寻访,无论白天多么疲惫,韦力都会在晚上抓紧记录下当天的所见所闻,记载的一个目的就是“我找得这么难,让今后寻找的人别再这么费事。”之后他会再将细节、方位、具体地点等在文章中写出,希望读到的后来者能得到一些寻找的便利。
人物寻寻觅觅 总觉得有义务为古书续命
文章插图
书与恶狗最好找到当地朋友帮忙出门找人帮忙搭人情效率又低,被这个问题困扰,韦力决定减少向朋友求助,尽量自己走。第一趟自己跑,天津一位藏书家陈景林自告奋勇同行。韦力想也好,第一次没有经验,两人结伴有事好商量。但陈景林也是头一次。那次他们去了浙江,坐绿皮慢火车。韦力回忆,当时出租车很少,偏僻的乡村里更没有,他们两个人下火车后要想各种办法换车。第一次坐上开往乡下的招手即停中巴车,就令韦力目瞪口呆,“因为车到中途忽然赶上来一群鸭子,站得整个过道上都是。我从来没见过人畜同车,惊得说不出话,只好抱着自己的包忍着。”到偏远的地方后回城也难,长途车一天一班,错过便只能住下来。韦力和陈景林了解到村里只有一家旅店,是由一个乡办工厂改造的。旅店挺大,有两层楼,当天只有他们两位客人。两个人一人住一间,也颇为惬意。不想睡到半夜,突然被吵闹声吵醒。韦力赶忙起床扒门一听,分辨出是几个乡民寻衅滋事。“店主劝不住他们,那几个人就上楼来了,一间屋一间屋地推开门看。”韦力住得靠里,听着不好,便迅速把屋里的家具都推到门边将门顶死。几个人在外面推不开,便问店主。店主说可能里面堆的东西倒了,那几个人才嚷嚷着走了。之后,韦力不敢再睡,也睡不着,直坐到天亮。第二天一早问陈景林,也吓得不行。韦力说自己是一个有“做事目的性太强”毛病的人,寻访也喜欢直奔主题,而同行朋友往往会有“既然来了就多转转”的要求,这样的非主题之事常使韦力感到是在耽误时间。之后他便很少再约朋友,只在必要时寻求当地朋友的帮助。找当地朋友的一个好处是,同乡人沟通起来更加容易。有一次,韦力要到一处院落中给一个书楼拍照。院里有看院人,养有几只大狗。门敲开后看院人态度蛮横,说你们如果非要进来,被狗咬了我不负责任。韦力的当地朋友反应神速,当即掏出100元钱,走到看院人跟前把钱往他上衣兜里一塞说:“你这么多狗,看饿成什么样子了,赶快拿去买点狗粮。”韦力又一次目瞪口呆,望着看院人把狗关进笼中,请他们进来随意拍照。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