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温庭筠恰恰就属于外貌比较"丑"的那一类 。
听到"温庭筠"、"温飞卿"这样的名字 , 总会给人感觉一种文雅的气息 , 尤其是他还是"花间派"的鼻祖 , 怎么也应该是一个风流才子才对 。
但很不幸 , 温庭筠的外貌实在是不怎么样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正史中的两部"唐史" , 即《新唐书》与《旧唐书》 , 一般是不会对人物的面貌过多着墨 , 除非是长得实在是有点"特色"的 。
《旧唐书》中说温庭筠:
《新唐书》中说他:
既然对外貌相对宽容的新旧唐史都用类似"不修边幅"的言辞来形容温庭筠了 , 可见其外貌应该是有点问题的 。
尤其是他晚年还和小吏打架 , 两颗门牙都被打掉了 , 本来就不太出色的面貌再配上缺了两颗门牙的形象 , 其形态就可想而知了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所以 , 在宋人撰写的《北梦琐言》这一书中 , 温庭筠被起了一个"温钟馗"的绰号 。虽然是稗官野史 , 小说家言 , 但也不是没有根据的 。
长得不好看 , 还比较喜欢在公共场合张扬行事 , 那么温庭筠自然是不会被人所待见了 。
但其仕途受到影响 , 还和其性格不好相处有关 。
从之前科举考试里扰乱现场秩序的事情就能看出 , 温庭筠这个人是典型的"恃才傲物" 。
温庭筠的科举不第 , 也和他自己行为的不检点有关 。
之前提到过 , 温庭筠被认为是好作 "侧辞艳曲" , 就是喜欢写一些较为低俗的词曲 , 以男欢女爱等较为俗艳的内容为主 , 经常出入勾栏瓦肆 , 这是当时读圣贤书的文人所鄙视的 。
所以 , 这样的行为自然使得其名声不佳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但这样的做法也有好处 。
封建王朝里 , 尤其是京城地区 , 永远都不会缺少一些喜好追逐声色犬马的纨绔子弟 , 温庭筠就在这样的环境里认识了令狐滈 , 他就是当时的宰相令狐绹的儿子 。
这对父子其实人品都不怎么样 , 儿子纨绔 , 父亲也是一个喜欢溜须拍马的人 。
唐宣宗比较喜欢一些词曲 , 令狐绹投其所好 , 经常进献一些作品 。而这些作品就是由温庭筠代笔的 。
宰相大人千叮咛万嘱咐 , 想让温庭筠隐瞒这些事情 , 但温庭筠最终不知道出于什么目的 , 就把它泄露出去了 , 那宰相大人的行为就穿帮了 。
恰巧的是 , 温庭筠不仅让宰相名声受损 , 还经常挖苦这一家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当时的社会里有认同宗的习惯 , 同姓之人往往比较亲近 。"令狐"姓氏人比较少 , 所以一旦有同姓之人前来拜访 , 令狐家都比较客气 。
然而 , 有一些人趋炎附势 , 姓"胡"的也同样来和姓"令狐"的宰相攀亲戚 。
可温庭筠却不挖苦那些趋炎附势的人 , 偏偏写诗挖苦令狐绹:
这样一来 , 让本来颇为倚重温庭筠的令狐绹 , 也对他产生了反感情绪 , 认为其有才无行 , 不宜与第 , 这与新旧唐史里说其“薄于行”等评语基本一样 。
【辽宋夏金|自己科举考不中,却能帮人作答,温庭筠的科举之路为何如此多艰?】由此可见 , 无论是正派文士 , 还是一些人情通达的官宦 , 都被温庭筠的恃才傲物得罪了个遍 。
推荐阅读
- 西游中龙族的身份地位为何如此之低?看看泾河龙王自己说了啥?
- 卢俊义上梁山,是中了吴用的奸计,也是他自己太过糊涂
- 苏轼和司马光基于自己的政治理念而反对王安石变法
- 科举考试冒名顶替?杖刑、充军、连坐、终生不得考试——你还敢吗
- 明朝冤屈事用命考科举,饿死妻子,过继亲儿,还有人为其平反
- 玩收藏︱快乐很重要
- 古代科举经历1300多年,六首状元仅有两位,他们谁更厉害
- 李白晚年写的一首诗,说要泛舟江湖归隐,两年后却自己打脸了
- 古代科举状元的书法作品
-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从世官制到科举制,看古人对人才选拔的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