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船的申遗故事

编者按
12月30日讯 据海西晨报报道 2020年12月19日,由中国、马来西亚联合提名的“送王船——有关人与海洋可持续联系的仪式及相关实践”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也是第一个以厦门市为主申报成功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
回顾此次申遗之路,其中凝聚着许多非遗人的智慧力量,也是非遗国际间合作的一次卓有成效的探索。本文刊发于《人民日报海外版》(2020年12月28日第11版),记录了此次中马联合申遗的过程,有助于读者了解更多幕后故事。
文/叶细致
(厦门市闽南文化研究会会长、“送王船”联合申遗中方专家组成员)
送王船:悠久的海洋文化风俗
自古以来,闽南就有送王船的传统信俗。这一文化内容最早形成于中国闽南地区,传播至中国台湾南部;随着“下南洋”移民和海上贸易传到东南亚马六甲海峡等华侨华人聚居区。
这一信俗中“代天巡狩”的王爷,救苦救难、拯溺扶危。所到之处,民众设庙祭祀、迎送嘉礼。所以,“送王船”在中、马闽南人的心目中有崇高的位置。
“送王船”在闽南和台湾地区的汉族(包括疍民)、畲族、高山族以及马来西亚马六甲州的华侨华人、峇峇娘惹人、印裔马来人等族群中不断实践和再现,很好地保持了文化多样性,呈现了不同地区不同文明、宗教和文化之间互动和谐共存的特征。
目前,该遗产项目主要分布于中国福建南部的厦门湾和泉州湾的沿海地区、马来西亚马六甲州的华人聚居区;相关实践也见于中国台湾南部的沿海社区。
“送王船”在闽南,大多每3年或4年在秋季东北季风起时举行;在马六甲,则多在农历闰年于旱季择吉日举行。仪式活动历时数日,或长达数月。
海峡两岸最早探讨合作保护
2005年12月,“厦门送王船”被列入福建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2011年5月,由厦门市申报的“闽台送王船”入选中国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2013年开始,厦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厦门市闽南文化研究会积极建立两岸学者、文化机构和宫庙交流机制,先后组织两批共50多人赴台湾进行交流,建立常态化的联系,探索“送王船”共同保护与合作申遗的路径。
2015年7月,“海丝文化论坛”在马六甲朵云轩艺术馆举行。在参观中时任厦门市闽南文化研究会会长的陈耕惊喜地发现当地怡力勇全殿是马来西亚非遗名册“王舡大游行”的传习单位,双方萌生联合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向。2016年1月,马来西亚马六甲州政府对华商务特使拿督颜天禄访问厦门,与厦门市政府口头达成共同推动联合申报事宜。
一个月后,厦门3个社区和4个宫庙负责人前往马六甲怡力社区勇全殿、侨生公会、福建会馆等地考察。从勇全殿“送王船”的历史记载中,我惊奇地发现,两地“送王船”的仪式实践,如出一辙,同属一脉,又分属中、马的国家级“非遗”。自此开始,中、马两地在各个层面的互动合作持续展开。
“维系人与海洋的和谐”是一项共识
“送王船”联合申报启动后,首要问题,是通过撰写申遗文本,梳理出“送王船”独特遗产价值。“送王船”是一项古老的禳灾祈安仪式。历经世代相传和广域流播,其内在特质与外在表现,有精华也有糟粕。这需要基于人类发展的视野予以全新的解读,以满足民众对美好生活的寄托。这个过程凝聚了许多智慧,也是一次卓有成效的国际合作与交流过程。
将“送王船”核心价值归纳为“关于人与海洋可持续发展的仪式和相关实践”,得到中、马双方的广泛认同。大家认为,“送王船”唤起人们对先辈走向海洋的历史记忆,维系人与海洋之间的和谐,并赋予其新的内涵和发展空间。
从“树灯蒿”到“送王化吉”的整个实践过程贯穿着人们对生死问题的理解,既体现社会和谐的气氛,也使得文化价值充分得到体现。“带天巡狩”“做好事”“好兄弟”则反映了人们在同自然和命运搏斗中产生的愿望和美好理想。“代天巡狩”的王爷,巡狩有责,神通广大;除了海上救难外,消灾除病,有求必应,给民众带来幸福安宁。当地百姓感恩戴德,自然把送王仪式视为“做好事”,人们对王爷的信仰,实际上已成为一种扬正气和规范行为的积极文化现象。把孤魂当成“好兄弟”,则通过普度,慰藉心灵,减缓压力。民众在参与的过程中可增进社区成员间的交流,消除误解,提高社区凝聚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