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岁开始鉴定文物,21岁靠捡漏文物身价上亿,学者文物界的神童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写道:商品的交换价值往往与其历史价值捆绑在一起。这一论述能够解答一种普遍的历史问题:通常来说,一件物品在其生产年代,只具有使用价值和一定程度的交换价值,然而经过一定年代之后,其使用价值就会骤减,取而代之的是交换价值和历史价值,这也是文物产生的根本原因。
6岁开始鉴定文物,21岁靠捡漏文物身价上亿,学者文物界的神童
文章插图
6岁开始鉴定文物,21岁靠捡漏文物身价上亿,学者文物界的神童】一个铜爵,具备使用价值、艺术价值和交换价值,但在这个铜爵生产的年代里,占据主导地位的是使用价值,然而同样一个铜爵在两千年后,使用价值早已被巨大的历史价值替代,于是,文物就产生了。因此,像黑格尔这样的唯心主义哲学家们,通常都认为文物这种东西只是人主观意识的产物而已。
6岁开始鉴定文物,21岁靠捡漏文物身价上亿,学者文物界的神童
文章插图
文物产生的同时,也就伴随着一系列商业行为,其中有正当行为,例如文物收藏和买卖,也有不正当行为,例如文物伪造。而文物伪造又滋生了另一个行业:文物鉴定。在文物鉴定领域,有一位响当当的天才:郝迪。郝迪出生于1985年的天津,父母都是普通的工薪阶层,其中,郝迪父亲对历史和文物收藏有着一定的兴趣,但也只是普通爱好而已,并没有很深的造诣。
6岁开始鉴定文物,21岁靠捡漏文物身价上亿,学者文物界的神童
文章插图
然而郝迪却并非如此,他是一位文物界的神童。郝迪第一次接触到文物,大约在四岁左右。当时,郝迪父亲带着他去参观天津博物馆,第一次见到古代文物的郝迪,如同走火入魔一样入了迷。虽然当时他只有四岁,但他父亲形容他当时看到文物时的状态说:“他两眼发直,目不转睛,注意力高度集中。”郝迪的父亲意识到,自己的儿子可能遗传了自己对于历史和文物的兴趣,于是在他很小的时候,就有意识地培养郝迪这方面的能力。
6岁开始鉴定文物,21岁靠捡漏文物身价上亿,学者文物界的神童
文章插图
由于郝迪家庭经济条件一般,父亲开始只能拿出自己曾经收购的一些便宜文物,让郝迪接触。当时郝迪父亲收藏了一些齐国刀币,他将这些拿给郝迪之后,郝迪就开始入迷地研究起来。“他爱画画,一开始我们给他一些白纸,他坐在椅子前一刻不停地临摹刀币上的各种图案,他可以一直这样坐很久,乐此不疲。”郝迪年仅6岁时,父亲就带着他前往当地的古玩市场,给他讲解一些基础的文物知识。
6岁开始鉴定文物,21岁靠捡漏文物身价上亿,学者文物界的神童
文章插图
此时,虽然郝迪识字不多,但是他已经拥有一些基础的文物鉴定知识了。就这样,郝迪从4岁开始,在长达十年的过程中,不断学习有关文物的知识和鉴定方法,同时经常前往古玩市场练习实战经验,偶尔也会买一些便宜的东西回来自己研究。在郝迪年仅12岁时,他就已经写成了两部专著:《发现鱼肠剑后的探索》和《棘币初探》,鱼肠剑始载于《史记-刺客列传》,是专诸刺杀吴王僚时使用的宝剑,棘币则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货币。
6岁开始鉴定文物,21岁靠捡漏文物身价上亿,学者文物界的神童
文章插图
在14岁这一年,郝迪通过自己的专业知识,开始穿梭于天津和北京的许多古玩和文物市场,凭借自己多年积累的文物鉴定经验,他先后低价收购了一大批文物,其中绝大多数都是真品,14岁时,郝迪通过这种方式,赚取了自己人生的第一桶金,17万元。在尝到甜头之后,他一发而不可收,从14岁到21岁之间,他大量收购文物,21岁左右,他的身价已经上亿。2006年左右,郝迪逐渐被文物界人士注意到,之后,他受邀参加了许多文物鉴定活动,这些活动上的不少专家都称郝迪是文物界的一位神童,如果早先就认识他,一定会悉心栽培他。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