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放书生”金圣叹:批判、嘲讽一切不公,连亲舅舅都不放过


“狂放书生”金圣叹:批判、嘲讽一切不公,连亲舅舅都不放过
文章插图
并不是清朝没有才子,只是能够担得起“才子”名号的,确实少之又少。除去纳兰容若,我们能说得上名字的,屈指可数。而金圣叹,绝对当得起“才子”这一名号。金圣叹并不姓金,他原名姓张,名才,清军入关后,社会经历改朝换代,明朝的时代结束了,清朝的王国建立了,清朝前期称后金,那时无奈于时局动荡,国破家亡的张才,给自己起了个新名字,金圣叹。意思是金人来了,就连圣人也只能叹息,从此“张才”变成了“金圣叹”.金圣叹此人,自小就是个狂放不羁,不拘泥于小节的人。出生于明朝末年的金圣叹,是个神童,在那个“八股取士”的时代,似乎只有随着主流走才是正经才子,四书五经才是诸多学士该读的书。而金圣叹却对小说,戏曲等作品格外有兴趣,这便已经不被主流学士所容了。性格顽劣的金圣叹,在那个时代,俨然是个“坏学生”。
“狂放书生”金圣叹:批判、嘲讽一切不公,连亲舅舅都不放过
文章插图
不过,率性而为的金圣叹,虽然狂放不羁,却从不曾做出有失才子身份的事情,他也怀有一腔热血,期盼能有用于世。他十分敬佩杜甫的忠君爱国,但同时又渴望自由,既忧国忧民,又崇尚自由,无意仕宦。正是因为这样矛盾的性格与行为,才让金圣叹饱受争议。金圣叹的矛盾,不仅仅体现在他的人生观上,在他所提倡的观点中,也可以窥见。他遵从儒家的道德礼教的规范,但同时,他又批判礼教对人性发展的压制。金圣叹非常喜欢戏曲《西厢记》,曾经对崔莺莺和张生叛逆于时代的行为表示欣赏,更是称赞《西厢记》是“天地妙文”。和很多其他的才子不同,金圣叹的主要成就,是他对《水浒传》《西厢记》《左传》等诸多文学作品的点评。
“狂放书生”金圣叹:批判、嘲讽一切不公,连亲舅舅都不放过
文章插图
因为他本人对戏曲和小说等作品的喜爱,因此留下过诸多通俗文学的作品点评。他对文学作品的点评,立意新颖,观点独特,提出“六才子书”一说,让小说和戏曲,和传统定义上的文学作品并驾齐驱。在当时引起很多争议,他凭借着一己之力,提高了通俗文学的地位,“六才子书”一说可以说是中国白话文运动的先驱,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纵观金圣叹短暂的一生,做过诸多放浪形骸的事情,但面对外界的争议与指责,他从来不曾妥协。我们如今市面上最广为流传一版的《水浒传》,只有七十回,但其实《水浒传》原本是有百回章节的,金圣叹觉得篇幅太过于冗长繁琐,便将其腰斩成了七十回。
“狂放书生”金圣叹:批判、嘲讽一切不公,连亲舅舅都不放过
文章插图
我们如今所见到的七十回版本的《水浒传》,就是经他手修订的版本。金圣叹的叛逆,是刻在骨子里的,他对世间不公,一视同仁地批判。即使是自己的舅舅,也不例外。金圣叹的声名鹊起,和他舅舅的帮助是脱不了关系的。金圣叹的舅舅,是明末文豪钱谦益,我们所熟知的才女柳如是,就是他的小妾。柳如是的爱情故事大家应该都有所耳闻,清军入关后,攻入南京,钱谦益和柳如是两人不愿意做亡国奴,两人相约一起投湖殉国,结果钱谦益在跳水那一刻突然反悔,声称“水太冷不能下”,柳如是“奋身欲沉池水中”却被钱谦益硬托住了,之后钱谦益便腼颜迎降于清兵。
“狂放书生”金圣叹:批判、嘲讽一切不公,连亲舅舅都不放过
文章插图
对于这样“假君子,真汉奸”的舅舅,一身正气的金圣叹委实看不惯,于是便在被迫与母亲一起参加的舅舅寿宴上,写了一副对联“一个文官小白脸,三朝元老大汉奸”,以此来嘲讽钱谦益,气的寿星老钱谦益当场昏厥,从两人再无来往。顺治十八年,顺治帝驾崩,江苏省按礼制在苏州办祭奠活动,一群抱不平的秀才借此机会,在游行中向巡抚状告知县鱼肉百姓,却没想到当时的江苏巡抚朱国治空有虚名,实际是个贪官奸臣。为了保住自己的心腹,朱国治将告状的秀才全部关押屈打成招。而当时虽然没有参与状告活动的金圣叹,却因为发了几句替秀才们喊冤的牢骚话,便也被关押了起来。朱国治又忌惮于金圣叹的名气,担心他出狱报复自己,便给他安了一个“通敌”罪名,将金圣叹判了死刑,全家流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