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中秋咏月的千古名词一出,其他咏月词便黯然失色!

苏轼的出现,改变了宋词的基调。
在他之前,宋词是婉约的,柔情的。词是用来唱的,因此押韵的格式也与诗不同。更何况,整个宋代都带有一种文人的婉约气质。
在苏轼之前,也有辛弃疾、范仲淹等文人,突破宋词的轻歌曼舞,用边塞的孤高苍凉,书写一番新气象。
而苏轼,则将宋词的这种豪放之风,推向新的高潮。
这首中秋咏月的千古名词一出,其他咏月词便黯然失色!
文章插图
最脍炙人口的,便是中秋之夜,苏轼写给弟弟这首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有人说,此词一出,其他的同题材诗词,便再难入人眼。千百年来,咏月的诗词,无出其右。
而苏轼的一生起落,也藏在几度中秋之中。
写下《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那个中秋节,苏轼还在山东做知州,他没有遭受政治打击,也还没有得到“东坡”的雅号。这时的苏轼,是意气风发的,因此才能写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句子。
有人用柳永的词与苏轼对比,说柳永的词,最好让十七八岁的女孩子,拿着红牙拍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而苏轼的词,却只好让山东大汉,敲着铁板,唱“大江东去”。
这首中秋咏月的千古名词一出,其他咏月词便黯然失色!
文章插图
苏轼的词,气势磅礴不受拘束,让词坛就此分成了两派,而他自然是豪放派的代表。
不过,外界的环境,终究还是让苏轼的词发生了变化。1080年,乌台诗案事发,苏轼被贬到黄州,在黄州,他开垦了一片荒地,荒地在东边,便叫做东坡。
自此,苏轼多了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苏东坡”。
在黄州的中秋,月亮还是同一轮明月,赏月人的心境却已经不同。他已经不是那个长啸着“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的苏轼,而是感慨着世事无常,往日如梦的豁达老人。
人,是会因为事变老的。
《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中,苏轼仿佛看透了人生百态,也不再是那个意气风发,欲乘风归去的洒脱之身。
他感慨,“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同样是孤身一人,美好的祝愿如今却变成了孤身一人的凄凉。
这首中秋咏月的千古名词一出,其他咏月词便黯然失色!
文章插图
也许,人的一生便和月亮一样,总有阴晴圆缺之时。但苏轼留下的诗词,永远是文学史上的一轮满月,照亮无数后人的心。
而中秋将至,我们也总是会吟诵起苏轼的那一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祝愿每一个人,都能够圆圆满满。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首中秋咏月的千古名词一出,其他咏月词便黯然失色!
这首中秋咏月的千古名词一出,其他咏月词便黯然失色!
文章插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