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宫廷御医都有哪些“秘方”?《中国宫廷医学医籍精华》出版

宫廷医学作为研究宫廷内医事制度和医疗技术的医学 , 积聚了历代众多中医药精英的集体智慧 , 始终代表着中国传统医学发展的方向和各朝代当时的最高医疗水平 , 蕴含着极大的研究价值 。 近日 , 深挖宫廷医学医籍精华之力作《中国宫廷医学医籍精华》正式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发行 。 该书由北京中医药学会宫廷医学研究专业委员会主委、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张京春教授主编 , 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医大师、著名清代宫廷医药档案研究专家陈可冀教授主审 。
探本溯源 深挖76部原始医籍和40余位宫廷御医经验
陈可冀院士在序言中指出 , 中国在长达数千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 , 中医药学术的发明创造与技术进步备受国际医药学术界所关注还在于现存珍贵的中医药古籍多达一万余种 , 从业传统医疗技术防治疾病的医疗人员遍布世界五大洲 , 为全球人民服务 , 受到世界卫生组织及各国民众的欢迎与爱戴 。 在中国绵长的数千年历史与医疗实践进程中 , 宫廷医药学也有辉煌的成就 。 中医药学典籍及内廷医疗经验记载 , 可窥见一斑 。 此次新书的出版发行 , 对我国传统医学“传承精华、守正创新”是一件大有益之举 。
据介绍 , 该书以历史朝代为经纬 , 共梳理76部现存原始医籍 , 选取40余位宫廷御医 , 探本溯源 , 深度挖掘其“宫廷渊源”“内容精要”“名方名药”“临床运用”“后世影响”等内容 , 整理汇编成医经类、诊法类、方书类、本草类、临证各科类、医案医论医话类、综合医书类、针灸推拿类、食疗养生类九大部分 。 采用学术源流与现代文献研究相联合的方法 , 结合作者多年临证经验 , 对临床常见疾病特别是心系病证进行深入探究 , 不仅融汇了古代宫廷医疗学术思想 , 且吸纳了现代医学临床诊疗成果 , 加以分析 , 同时附有较多美容、养生等秘方秘法 。
该书不仅内涵丰富 , 封面设计也独具匠心 。 整体封面以具有“宋画第一”美称的北宋范宽作品《溪山行旅图》做底 , 画卷上还有乾隆皇帝专门用于收藏的“御书之宝”的印鉴 , 现藏于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 。 封面中间镶嵌的是时有“画圣”之称的北齐世祖时的宫廷御用画家杨子华作品《北齐校书图》 , 图卷反应的是北齐天保七年(556年)文宣帝高洋命樊逊和文士高干和等11人负责刊定国家收藏的《五经》诸史的情景 , 现收藏于美国波士顿美术馆 。
历代宫廷御医都有哪些“秘方”?《中国宫廷医学医籍精华》出版文章插图
【历代宫廷御医都有哪些“秘方”?《中国宫廷医学医籍精华》出版】融古荟今 宫廷医学传承研究之路任重道远
作为陈可冀院士全国学术传承人和知名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专家 , 张京春数十年来都在潜心研究历代宫廷医疗经验与著述用于指导临床 。 近年来 , 张京春又对我国历史上关于宫廷医疗经验的相关典籍及文献著述进行整理研究 , 终于编撰成百万余字的《中国宫廷医学医籍精华》一书 。
张京春表示 , 宫廷医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先秦时期 , 扁鹊诊齐桓侯 , 开“治未病”之先河 。 汉代神医华佗制“麻沸散” , 创“五禽戏” , 撰最早内科学专著《中藏经》 。 魏晋南北朝 , 太医令王叔和撰写第一部脉学专著《脉经》 。 隋唐时期 , 药王孙思邈曾受邀于隋唐两代帝王宫廷巡诊 , 所著《千金方》集唐以前医学之大成 , 其中开篇的《大医精诚》为阐述医德医风之典范 。 宋代 , 官修方书《太平圣惠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圣济总录》载诸多名方名药 , 其中苏合香丸、安息香丸等集芳香温通之大成 。 辽金元时期 , 御医忽思慧著世界上最早的饮食卫生与营养学专著《饮膳正要》 。 明时期 , 周定王朱橚(sù)主持汇编的《普济方》 , 是我国历代以来最大的一部方书;太医院判李时珍撰成享誉世界的博物学巨著《本草纲目》 。 有清以来 , 由太医院右院判吴谦等奉乾隆皇帝之命主持编撰的《医宗金鉴》 , 是一部最完善又最简要的综合性医书 。 上述珍贵宫廷医学文献 , 一直被后世奉为经典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