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烂”生意,价值万亿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锐公司”(ID:shangjiezz),作者 马冬,编辑 周春林。36氪经授权发布。
2004年,安迪在赫尔辛基跳蚤市场里闲逛,一箱旧胶片吸引了他,随即买下。
这一箱胶片记录着一个生于1911年的芬兰男人的一生,他用影像记录着自己活在这世界上的所有印记,但从未想过这些镜头会被世界看到。
而安迪是一位导演。他用了五年时间整理胶片,最终剪辑出了一部纪录片,叫《冰山的阴影》,上映后收获一片好评。
假如没有跳蚤市场,没有二手交易,人们可能会错过很多故事。如果能让物品继续流转,交到用得上的人手里,闲置物品便能够发挥更大价值。
经历疫情之后,相当一部分人的心态正在发生一些微妙变化,“轻生活”也逐渐成为新消费时代的新式消费哲学,越来越小的生活范围,都在时刻调整着人与物品的关系。
“网上的二手包包便宜了将近一半”
“以前觉得二手货不好,现在感觉质量都很不错”
“你也可以把ta看作另一种共享经济,比如图书、工艺品、儿童用品”
....……
肉眼可见的是,闲置经济升温,“破烂”也自然迎来了自己的春天,五颜六色的那种。
01 二手时代1.0 互联网二手交易平台鼓励个人用户在社交场景下实现闲置物品的快速流转,从弱关系的“信息”走向强关系的“交易”,在各类二手交易平台上买买买,扔扔扔,换换换,似乎成了主流“购与买”之外的另一种趋势,某种意义上的“闲置交易P2P”。
每年各类电商大节消费狂欢后,过不了多久,“尾款人”们拼命抢购的相当一部分商品就会因为各种原因被闲置起来。面对市场痛点,消费者也主动打开了闲置经济这一巨大市场的大门,主动寻找各类二手交易平台出售。
国内的二手时代正式开启,可以追溯到90年代初。在互联网电商快速发展的这些年,阿里巴巴、京东、苏宁等电商企业推出了各种购物节,虽然剁手族们的消费欲望得到了极大满足,但也产生了大量的闲置物品。
2017年,有相关统计可以看出,国内闲置物品交易规模达5 000亿元,并以每年30%以上的速度增长,到今年,其规模甚至达到了万亿级别。
资本总是会敏锐地嗅到各种和利益相关的机会,当然不会放过这个巨大的市场,尤其在二手电商垂直领域的动作不断,比如个别细分领域,瓜子二手车、优信二手车两家平台就有数十亿级别的融资;京东集团也曾宣布,将把旗下二手物品交易平台“拍拍”与“爱回收”进行战略合并。
在现在营运的二手交易平台里,可见,阿里旗下的闲鱼位列第一,月活跃指数达到2 762万人次,其次是由腾讯和58同城共同投资的转转,达到1 929.8万人次,还有二手手机交易平台爱回收等平台也达到了百万人次。
这些数据背后所展现出来的,以及新一波消费升级过后所带来的是,人们需要更专业和安全的二手闲置商品的交易平台来提供服务,这就使得曾经发展平稳的闲置交易世界会有新的变化。
尤其在共享理念一波又一波的起伏变化趋于稳定过后,“闲置经济”的春天,是真的来了。
02 暴热二手的痛与痒 每一个风口的出现,常常都裹挟着机遇和风险,二手闲置经济的兴起自然逃不过商业发展的自然法则。
二手物品其本身价格相对较低,对于真正的卖家来说,利润基本没有,只是为了及时止损,把闲置物品的本身价值再次利用起来。针对于线上交易平台来说,物流问题仍然是摆在买家和卖家面前,共同要面对的问题。
从卖家角度来讲,出售闲置物品本身就是赔本生意,如果承担物流费用,又加大了成本,原本极小的利润空间被压缩殆尽;对于买家来说,购买二手物品也是为了省钱,更不愿意承担过高的物流费用,在这样的情况下,线上二手交易市场就遇到了发展阻碍。
另外,线上的二手交易平台存在一个弊端,不能对物品的质量问题进行检查,特别是因为平台入驻门槛较低,导致了商家或者个人的商品质量参差不齐,买方将物品购回后,如果发现商品有问题,得不到合理解决。这时,核心问题又回到了物流上面,形成了死循环,使得买卖双方无法构建完善的信任体系,所以,监管体制的不完善成了发展当中的又一头疼因素。


推荐阅读